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七十六回 田连帅擅自调兵 王巨君猜忌能臣

第七十六回 田连帅擅自调兵 王巨君猜忌能臣 (第2/2页)

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更加无法生存。很多郡县,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象。

下层官吏百姓士大夫,无法生存,纷纷投靠赤眉、绿林、铜马军,赤眉、绿林、铜马军的军力,也更加强大。

灾难频繁的二月、三月,终于熬了过去,转眼之间,就到了地皇三年(公元22年)的四月。

到了此时,新王朝的命运,依然没有好转。

夏季之后,天气炎热了起来。各地旱灾、虫灾,更加严重,蝗虫遮天蔽日,啃食农民庄稼。作物、树叶都被啃食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农民颗粒无收,只得纷纷抛弃家园土地,四处逃亡,流离失所,或者加入赤眉、绿林、铜马等流民军队,打家劫舍。

王莽见烽烟四起,更加担心,忧虑赤眉、绿林、铜马流民队伍,做大以后,更加无法收拾。

于是,王莽再次下旨,派遣年轻气盛的宗室子弟太师王匡、新室名将更始将军廉丹为主将,率领中央军东征,讨伐函谷关以东地区的众盗贼。

太师王匡,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年纪轻轻,就荣登太师之高位,身世当然很不一般,不是皇帝之子,就是宗室子弟。

一说太师王匡,是新室前太师安阳侯王舜的儿子,一说是王莽的第六子。

从骄横跋扈的更始将军廉丹,对太师王匡的敬畏上看,说王匡是王莽的第六子,似乎更合情理一些。

王莽一辈子,共生有六子三女,反别是:

嫡子四人,长子王宇,为隐太子;次子王获,为戾太子;第三子王安,封新迁王,也曾经封为太子;第四子王临,封统义阳(缪)王,后来立为新朝太子;皆不到三十岁就早死。

庶子两人,即第五子王兴,封功脩公;第六子王匡,封功建公。

三女是,长女王嬿,即汉朝孝平皇后,后来改封为黄皇室主;次女王晔,封睦脩任,下嫁新朝大将军武汉(一作吴汉),戏剧“吴汉杀妻”的主人翁之一,京剧中称为“南宁公主”;第三女王捷,俗称九公主,封睦逮任。

安新公前太师王舜,是王音之子。太师王舜,生有三子:长子安新公王延、次子褒新公王匡、第三子说德侯王林。

10

任命好讨贼主将以后,王莽亲自到京城常安的东城门外,为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等剿匪将领送行。

其时,天下大雨,新王朝君臣的衣服,都已经完全被暴雨完全淋湿了,但誓师仪式,一直没有停止。

京城常安的东城门之外,冒着瓢泼大雨,围观大新皇帝,检阅出征就爱你是的常安市民士大夫,很多很多。

常安年老的市民刘怀,眼望着暴雨之中,被淋成落汤鸡的新王朝将士,出征的常安子弟,感叹着对身边的乡亲,诅咒王莽说道:

“唉呀,诸位乡亲,大军誓师出征之前,突然天降暴雨,这是不祥之兆啊!

这是天帝神灵,在为新室的军队将士哭泣啊!

数十万大军,由一个乳臭未干的花花公子率领,怎么可能取胜呢?

恐怕我们的常安子弟,再也无法,回到京师常安,见到常安父老乡亲了。”

身边好友王科,害怕刘怀惹祸,受到株连,急忙上前制止,掩住刘怀的口说道:

“刘老丈:

你这个乌鸦嘴,休要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皇帝有天帝神灵庇护,战无不胜,太师也是少年老成,英才盖世,更始将军更是当世名将,屡立战功。

王师誓师出征,战无不胜,怎么可能败给,那一群手无寸铁、乌合之众一般的盗贼呢?”

11

在东城门送别讨伐大军主将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等出征将领,回到未央宫,换掉浑身湿透的龙袍以后,王莽依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王莽感触颇深,歇息片刻,王莽叹息着,对在身边侍候的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等三公,解说自己派遣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出京的意图说道:

“诸君啊:

朕想起,符命图谶上面所做的启示,新王朝不幸的命运,跟灾害之气相会合,到去年为止,就应该彻底地宣告结束了。

回想去年,天下百姓的种种惨状,朕至今,依然心有余悸,隐隐不安。

旱灾、霜灾、蝗灾等灾难,不断发生,饥荒接连来到,百姓生活困难,民不聊生,到处流浪,一直到今年春天,尤其厉害。

朕想起黎民百姓,面临的这种种惨剧,心里就充满同情,非常悲伤难过,为百姓深深叹息。

所以现在,朕特派东岳太师、特进、褒新侯王匡,开放东方各处的粮仓,去救济贫苦百姓,扶助良善。

太师公王匡,所不经过的地方,朕也要分派大夫和谒者,同时开放各处粮仓,去赈济灾民,以保全善良的老百姓。

随后,太师公王匡,将同大使五威司命、位右大司马、更始将军平均侯廉丹等将领,前往兖州,去镇抚所属官吏和百姓。

还有青州和徐州,原来无法无天的盗贼,没有完全解散,或者后来又聚集起来的,朕已经严令,要把他们消灭干净,以求安定,亿万百姓,恢复天下太平。”

王莽踌躇满志地讲述道。

大司空王邑听后,越发忧郁不安,不发一言。大司徒王寻,代表大司马董忠等三公,急忙称赞王莽的处置道:

“陛下善良仁慈,一心为天下百姓做想,臣等高山仰止,敬慕不已。

臣相信,太师大人、更始将军大人,一定能够贯彻,陛下的安民旨意,捷报频传,降服盗贼,安定地方,恢复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美好局面。”

听了大司徒王寻的谄媚后,王莽忧虑的心情稍稍好转,愁眉稍稍舒张了一些。

12

大司空王邑,见王莽的心情变好,似乎恢复了安抚百姓、安定社稷的信心,遂趁机进谏,规劝王莽说道:

“陛下:

臣常听陛下教诲,不战而能屈人之兵,乃最高谋略,臣一直铭记于心,不敢忘记。

臣听属下言说,北方的赤眉乱贼三老樊崇等人,当初起兵之时,都是因灾荒连连,被贫困所迫。

他们的部众,既然逐渐强盛,于是互相约定:‘杀人的抵命,伤人的养创。’以此用来,约束他们的部众。

樊崇的部众,都是来自民间,所见所闻,全是一些低级官员,所以他们常常偷窃,朝廷低级官吏的名称,去称呼他们自己的首领,号令部众。

樊崇队伍中,最尊贵的将领称号,是‘三老’,其次是‘从事’,再其次是‘卒史’,士卒彼此,以‘巨人’互称,并没有王侯或者公侯伯子男之类的称谓。

由此可见,‘三老’樊崇,及其巨人部卒,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政治野心,并不是欲篡夺君位,与陛下为敌。

他们之所以,铤而走险,不过是为饥饿所迫,苟延残喘而已。实际上,是朝廷贪赃枉法的大小官吏,最终把流民们,逼上绝境,非有野心不可的。

所以,臣建议陛下,攻心为上,以赈济安抚民心为主,以剿灭为辅。

如此,既能够成就,陛下的好生之德,也能够彰显,陛下的大度仁慈,给予盗贼们,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向善的机会。”

王莽见大司空王邑,是非不明,千方百计为赤眉等反叛流民说情,不禁大怒起来,勃然变色,声色俱厉地斥责大司空王邑道:

“大司空大人:

你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不能与盗贼匪徒划清界线,可算糊涂至极。

你休要胡言乱语,蛊惑人心,乱了朝廷大计。

赤眉、绿林、铜马这些乱臣贼子,率先扰乱社稷,破坏安定局面,荼毒生灵,残害百姓,虽万死,不足以赎他们之罪,怎么能够,饶恕他们呢?

朕警告你们,君等一定要,始终坚持,对于乱臣贼子,不能够心慈手软,必须用武力,去解决这些盗贼乱党,以免他们,犯上作乱,挑战皇家威严。

朕意已决,你们下去吧!”

大司空王邑,听到王莽的训斥,大惊失色,知道王莽的脾气秉性,再也不敢说话。

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见皇帝一向亲近的大司空王邑,受到严厉训斥,更是噤若寒蝉,惊恐不已。

王莽决策已定,挥挥手,让大司空王邑等三公们退了下去。

13

此时,赤眉军首领,三老樊崇等赤眉军将领,已经知道新朝廷君臣,放弃招抚策略,命令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领中央军主力,数十万精锐的官军,前来讨伐。

得知中央军官军,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兵强马壮,人马众多,三老樊崇等赤眉军将领,大为恐惧,急谋自保之策。

三老樊崇,只得下令,召集各路赤眉军将领,前来大帐,商议拼死自保对抗之策。

得到三老樊崇指令,从事徐宣、杨音等各部将领,陆陆续续,来到了三老樊崇的大帐。

三老樊崇,见众将来齐,稍稍安心,对诸将说道:

“诸君:

樊某听探子报告,官军主力,已经开赴前线,即将前来,与我们义军对垒。

莽贼派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气势汹汹而来,仗恃官军兵力强大,人多势众,前来讨伐我们,显而易见,是不给我们一点活路,要对我们斩尽杀绝。

我们不奋起反抗自救,怎么能够活命呢?”

“三老言之有理!

我们本是灾民,朝廷不思赈济安抚,反而派军镇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岂能够坐以待毙呢?

请三老下令,痛击官军!”

从事杨音等诸将,义愤填膺道。

“好了,诸君!我们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了,拼他一个鱼死网破。我们身无一物,唯有英雄豪杰的志气,还怕失去什么呢?

只是樊某担心,官军兵力强大,我军确实难以抵御。与官军对垒之时,我们的部众,跟新室的官军将士,在混战之时,难于辨别敌我,恐怕会误伤兄弟。

这个应该怎么办呢?”

三老樊崇,有些忧虑地问道。

从事徐宣,足智多谋,急忙安慰三老樊崇说道:

“三老大人:

这个就不用三老大人忧心了。

太师王匡残暴,官军烧杀抢掠,早已经失去了民心。而太师王匡,乃宗室子弟,骄横跋扈,年青幼稚,不懂军事,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罢了,不足为惧。

更始将军廉丹,号称名将,也不过是一个,残害百姓、荼毒生灵的老贼,人人欲杀之而后快。

如今,我部将士,是同仇敌忾,士气旺盛,只需三老大人下令,开始进攻官军就行了。

徐某建议三老大人,首先集中我们的优势兵力,前去攻打太师王匡,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再派一部军队,堵截更始将军廉丹的增援,牵制廉丹,分而治之,就一定能够战胜官军。

至于区分敌我,那就更加容易了。

三老大人只需要下令,命令我们的部下将士,都用朱砂,去涂抹将士们的双眉,就能够互相,认识辨别,区分敌我了。

三老大人何须担心,官军军力强大,人多势众,我们义军不能够战胜呢?”

“此计大妙!徐从事果然足智多谋,是张良萧何一般的英杰!

有徐从事以及诸位兄弟的努力,何必担心那些虐害百姓,猪狗一般的官军将士呢?”

三老樊崇、从事杨音以及诸将,信心百倍。

自此以后,三老樊崇等将领统率的北方琅琊郡流民军,因此就被称为“赤眉”军了。

14

官军讨伐主将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两人,率领中央军主力精兵十余万人,一路浩浩荡荡东下,前去攻打,盘踞琅琊郡、泰山郡等地的赤眉军等流民武装。

其时,新王朝内库空虚,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数十万大军的军需供应。

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两位讨伐将领,于是放任部下官军将士,一路抢劫掳掠,以供应军队,不加军纪约束。

官军军纪败坏,奸淫掳掠,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官军所经过的地方郡县,大多残破,十室九空,比赤眉的掠夺还盛。百姓苦不堪言,怒而奋起反抗,抗拒官军官府的劫掠。

更始将军廉丹,更是残暴成性,冷酷无情。他统领的军队,军纪尤其败坏,经常抢劫越货,杀人如麻。

新王朝东部地区郡县的官吏百姓,饱受官军的摧残蹂躏,对官军深恶痛疾,为此哀号道:

“宁遇赤眉,不遇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新王朝东部地区郡县,所遭遇的惨景,确实如翼平郡连帅田况当初,所预料的完全一样。

一时之间,新王朝北方大地,天怒人怨,生灵涂炭,百姓凄惨的呼声,响彻天地。

下层官吏百姓,反抗新王朝暴政苛政的心愿,也越发强烈,推翻新室的号角,已经完全吹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