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余姚之行(下) (第2/2页)
“但亦愿从军,他日必要驱逐鞑虏,复汉家之土!”
短暂的沉默后,老迈的孙堪颤颤巍巍的站起,枯干的双手用力挽起面前的独子,脸上有着不自然的红润,“只恨七旬老翁,无力杀敌,吾儿有志,无需回望。”
陶大顺失去了父亲、妻子、儿子,而今年已经四十五岁的孙钰也一样,祖母自尽,妻子被掳,独子溺亡。
刻骨铭心的仇恨让他们对以陈锐为首的团体有着天然的向往,淮东大败以及朝中无休止的政斗让他们做出了选择。
陶大顺、孙钰都应该守孝,但仇恨、责任感、失望等等情绪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做出了对自己夺情的选择。
陈锐去年在曲阜的所作所为,终于得到了回报,而这只是开端。
看着这一切的徐渭心潮澎湃,他很确定,这个团体将会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崛起。
而这股势力对天下有着什么样影响,现在不太好说,但徐渭很确定,这股势力的目标在哪儿。
孙堪一手握着儿子,另一只手握住了陶大顺,视线落在了陈锐身上,“可还记得去年离开曲阜那日之言?”
陈锐向来平静的语气中也带着丝丝波动,“记得。”
“他日出兵,必来斟酒。”
“他日得胜复土,必与孙公同饮美酒以贺!”
“哈哈哈!”孙堪放声大笑,“好好好,经史无用,军功为先,他日当取百名鞑靼首级,于老夫墓前垒作京观,九泉之下亦能瞑目!”
孙升看向沈束,点头道:“待得退婚后,请宗安再赴余姚。”
沈束笑着应了声,对陈锐说:“我已与你父亲议定,为你聘季泉公幼女为妻。”
陈锐呆了呆,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的身影,虽清秀可人,但却还是个孩子啊!
十四岁都没满啊!
几乎就在同时,姚江北岸,一个身材矮小的少年郎走近了招募点。
“名字。”
“李兑。”
“哪儿人?”
“余姚县人。”
“你这身子骨……”护卫有些为难,“都是挖土挑担,怕你吃不消啊。”
少年郎苦笑两声,“听闻能吃得饱?”
“那是自然。”
“那请收留。”少年郎口齿清晰的说:“他人有十分力,或只使五六分力,而我虽只有五六分力,却肯使七八分力。”
“罢了,罢了。”护卫让人登记上名字,丢了两块饼子过去,“明日清晨在码头等着吧。”
少年郎再三谢过才转身出了棚子,站在码头处远远眺望县城。
虽然族人抢夺产业,虽然县人鄙夷痛恨,但少年郎并不恨他们,甚至都没有去恨让满县蒙羞的祖父。
少年郎啃了几口饼子,只要能活下来,他日未必没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