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招商的野望(重写版) (第2/2页)
“太傅,你这阵仗……你是奔着相亲去的,还是打算攻陷敝国的首都?”
公子卬嘿嘿一笑,老脸一红:“太史伯笑话了,就这么点人,哪里能对贵国这样的强国算得上是威胁呢?”
“这么点人?”太史伯歇斯底里起来了:“我寻思着太傅来人也就十来个,可以找敝国的行人属(外交部)报销……可太傅你属实太离谱了,这么多人啊马啊车的,恐怕这一趟老夫得贴钱了,求太傅高抬贵手,饶了我吧。”
公子卬道:“啊~太史伯言重了,此事若是归咎于卬,卬可就太委屈了。阁下许诺时,也没有限定人数啊~你看,我贵为一国之公子,出入总得有护卫傍身吧?”
“可太傅带了这么多辎车、车上满载着箱箧,这又是为何?”
“卬是去相亲,又不是去讨债,总得准备些礼物,难不成两手空空,那也太没礼数了吧?”严格意义上来说,公子卬可没有说谎,他要把部分货物以赠品的形式打入卫国的上流社会,以此打开知名度。
“虽然说大丈夫言出必行,按理说小老儿不该临行拒绝太傅的人马,可太傅这人委实太多,总不能让老夫出门公干还要倒贴钱吧?”
“这怎么能说是倒贴呢?”公子卬开始给太史伯作思想工作:“这是投资!日后有回报的。敢问太史伯有几个儿子?”
“八个儿子,其中4个嫡子,四个庶子。”
“都成年了吗?”
“六个已经成年了。”
“太史伯一定给他们置办了宏大的加冠礼吧?”
“然也。尤其是老三到老六,靡费不少。不为别的,只为能让国内诸卿能有个赏识他们的机会,也好日后谋一个差事,作卿大夫的门人士子。”
“太史伯贴钱办酒宴,不也算是给儿子们的倒贴么?”
“这才是投资。区区一顿筵席,若有卿大夫看得上,日后显达,几个月就赚回来了。哎,可惜老三到老六,一个成气候的都没有,没有人愿意招募他们为门客,日后可如何是好呢?”
对于太史伯的回答,公子卬心中早有预测。一般太史之家,最多有两个儿子继续子承父业,原则上只有一个能当史官的,但太史之家也担心国内发生崔杼杀史官的事情,因此每一代都多留备胎。古人没有避孕措施,生的儿子总比太史的岗位要多,因此老三到老六四个人根本没有办法继续攻史,只能以士人的身份为其他卿大夫效力。
宋国还在上升期,每过几年就会分封新的公室、功臣,开辟新的城邑,进而发展出新的卿大夫之家。这些乍得卿位的新人都需要招募士子为其效力,这就给本国士人提供了许多岗位。可卫国则不然。卫国不仅不能开疆落城,反而因为国事日衰而不断丢失城池,卫懿公好鹤被白狄抢走半壁江山,卫成公因为得罪晋国被拿走了五鹿等城池,国土不断缩水,几十年没有分封新的卿大夫了,而卫国的士人则日益增多,出现了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尴尬处境。
后世的卫国人,如卫鞅效力秦国,吴起辗转鲁国,投奔魏国、楚国是因为他们喜欢背井离乡么?不是的,实在是国内没编制了。
现在太史伯的儿子们也陷于求职无门的困境。一个成年的士人如果不能投在卿大夫之家效力,就要自谋生路了,可能沦为工人、商人等国人J级,处境差点的只能务农为生了。像墨子祖上是宋桓公的亲儿子,结果呢?沦为区区工匠。陈涉就更惨了,祖上是陈国贵族,到后面给人种田。
“太史伯,只要你能帮我把相亲的开销如约报销了,令公子们的前途,卬有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