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易安风云传 > 第十二章 炙手可热敬王府 龙潭虎穴焉不知

第十二章 炙手可热敬王府 龙潭虎穴焉不知 (第2/2页)

于微容记得,他原本也姓成。

十多年来不闻不问,仿佛已经忘了这个孩子。不由心中生起一股冲动。

“成师兄是因何选缘故下山的?”于微容脱口而出,叶白芷听了,也忍不住抬头望过来。

秋照摇摇头:“此事,只有大师兄和师傅知道!不过,临走时,师傅曾言,此别大概今生再不会见了!想来,他必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事要去做吧!”

于微容有些失望。叶白芷却舒了一口气。

也许,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起码说明他们非有意遗弃。于微容想着,突然心情好起来,正要追问其他几位师兄的事迹,秋照却打了个哈欠,面露疲惫之色。

“好了,今日累了一整日了,明日还要去拜见安王和庆王,早些歇着吧!”

闻此,于微容也不好再挽留,恭敬地行了一礼,目送秋照离去。

叶白芷从窗户上一跃而下,走到近前,柔声说道:“好了,该回去歇着了!”

于微容抬手,揉了揉他的眉心:“白芷,不要难过!”

白芷笑笑,并未避开:“我不难过!”

于微容见他神色不变,放下心来,调皮一笑:“既如此,明日陪我去逛逛如何?”

白芷皱眉:“可是我听闻明日敬王设宴,款待老先生,必定要你作陪,哪里走的开?”

“这还不容易!”于微容毫不在意,“就说我身子不适不就好了!他们在一起谈论的,无非就是国家大事、诗文歌赋,我这半桶水不给师傅丢人就不错了!”

白芷无奈道:“知道自己半桶水还不好好学!”

南篱院坐北朝南,很是方正。尤其是主屋,宽阔大气,只是夜半时分,除却廊下的灯笼,偌大的屋子,唯有床前两盏灯发着幽暗的光芒,略显寂寥。

秋松明穿着寝衣,披散了头发,坐在床边把玩着一柄折扇,若有所思。

折扇的扇柄是上好的湘妃竹,许是时常把玩摩挲,同体透亮,如玉般温润,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只是扇面却是普通的宣纸,与精致的扇柄格格不入,一片空白。

秋同和恭立一旁,耐心地等着。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秋照将理好的拜帖放在案几之上,恭敬地走过来:“师傅,明日敬王殿下设宴,邀请了安王、庆王和荣王府的两位郡王赴宴!”

秋松明捋了捋胡子,点点头:“知道了!林承瑞倒也不蠢,开头就拉了这几位!恩威并施啊!”

一旁秋照和秋同和顿时惶恐地低下头,林承瑞是如今齐国嘉元皇帝的名讳。师傅直呼其名,似乎对他颇有微词。

秋松明皱皱眉:“瞧把你俩吓得!至于么!一个个跟着应离学的古板迂腐!甚是无趣!还是容儿那孩子好玩!”

说到小徒弟,他突然想起一事:“她没有问什么吗?”

秋照咽了咽口水:“小师弟自然好奇的,徒儿和他说了大师兄和四师弟的事!怕他再要多问,便借口出来了!”

秋松明赞许地点点头:“你做的很好!”目光落到案几上的拜帖,“可有荆国公府的帖子?”

秋照摇摇头:“此前周尚书在老夫人寿宴上醉后胡言,被文官弹劾,惹得嘉元皇帝圣心不悦,后又因六部贪腐案、兵部侍郎李诚牵涉其中而被皇帝责罚,如今正在家中闭门思过。想必他得知您来江夏,也是十分想念的,可是圣命不可违!”

秋松明叹息一声:“他那性子,本不该留作京官,林承瑞又是那般多疑,比起他老子,心狠手辣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罢了罢了,我老了,也管不了那么许多。”

秋照和秋同和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接话。秋松明甚觉无趣,收了折扇,小心翼翼放在床头的楠木匣中,递给秋照:“明日的宴席回礼,将这个放在荣王府的礼单中!老夫人自然明白我的用意!”

秋照恭敬接下。

第二日一早,敬王府上下便热闹起来。

管事林庸指挥着下人们装扮门庭,今日敬王设宴为秋老先生一行人接风,邀了几位王公贵族作陪。

安王和庆王虽不像永王和荣王那般,掌管边境军权,但也是人中龙凤,安王善水利,这么多年来为齐国修渠灌溉、河道设计尽心尽力,嘉元帝甚至特意为他成立了河工部,专司水利之职。

庆王则一心做学问,大力主张建立学堂,立志要让齐国所有子民,都识文断字、知礼明理,是以齐国学术之风在四国中最盛,人才济济,可谓百花齐放。

只是,二位王爷老成肃穆,与秋老先生相谈甚欢,秋老先生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敬王坐在主位左侧,右侧分别是安王和庆王,左侧下首便是秋老先生,秋照、秋同和和于微容坐在老先生身后,对面三张案几前各端坐一位年轻男子,南边的那位少年,约莫十三四岁,一脸稚气却故作老成,模样与敬王有几分相似,想必是四皇子林言弼;他下首两位男子和敬王差不多大,一位戴着金丝绞花冠,上面嵌着郡王品级才能享用的珊瑚石,衣着打扮虽书生模样,却一身坚毅肃杀之气,大约是荣王长子、安阳郡王林言晋;另一位则亲切许多,一身月白直袖长袍,身长玉立,风度翩翩,便是荣王次子、抚山郡王林言开。

席上所论自然都是无关紧要之事,于微容甚觉无趣,强忍着哈欠,偷偷往嘴里塞吃食。

她自认做的天衣无缝,谁知一抬头,对面抚山郡王正笑吟吟呃呃望着。

于微容顿时红了脸,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谁知抚山郡王却也只是看了一会儿,便别过头去,认真听老先生讲话。

酒过三巡,敬王突然面露难色:“秋老先生,此次劳您大驾,居于本王府中,实在是因学生有个不情之请!”

秋老先生不动声色,捋了捋胡子:“敬王殿下乃是天之骄子,老夫不过一介布衣,若能助殿下一臂之力,老夫自然乐意效劳!”

敬王面上一喜:“不瞒先生,学生正在主持修著一本地志,所涉天下奇闻趣事、风土人情、民俗传闻,乃至天文风水。需囊尽天下英才,定可完成。只是没想到,这如何分辨英才,就难倒了学生。如今,江夏遍布从各处涌来的能人异士,难免有人滥竽充数。可是,如何辨别选定,学生却一筹莫展。学生听闻,文松阁选弟子素来有章法,可否劳烦先生,为学生掌一掌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