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重生六零:这个女主有点茶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把根留住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把根留住 (第1/2页)

初五的时候天气倒是很争气,太阳很大,一点风都没有。

阿茶不晓得她爷爷为啥非要在高青阳上班之前让人陪着在县城里面转,不过他高兴就好。

他让高青阳帮着留意县城的房子,高青阳是一直放在心上的。

县城这个地方对于高青阳来说实在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有心找房子自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要找一处合适的。

宁远县的县城其实还算是不小了,但是说起来一共也就两条路。一条是拓宽的国道,从县城里面横穿过去,县城的汽车站,医院,还有县政府以及国营饭店百货大楼都在这上面。另外一条是要跨河的,从沮水大河上面的吊桥过去,河对岸还有一道街,那边就是县一中,县初中,和县小学。

再往北边走一点,那就是县钢厂,高青阳上班的地方,西边是纺织厂。

除了这两处厂子,宁远县先还有一处非常出名的产业,那就是火柴厂,这厂子靠山,离城中心稍微远一些。

宁远县就一所高中,但是,小学和初中却不止县城这一处,钢厂和纺织厂都特别的大,里面都建了子弟学校,纺织厂的子弟学校有幼儿园和小学,钢厂那边连初中都有了。

高青阳对于这一代都熟悉的很。

周汉青托他打听房子,年前那后半年时间他一直在留意,选来选去他琢磨着最合适的就是在小学后面那个地方。

虽说是县城,但也不全是平川地区,贫穷才是当下的主旋律。

除了一些厂区职工家属院陆续新建看起来好像让县城改头换面了一样,实际上其他大部分都还是原来的那种土坯瓦房,甚至还有石板房。

除了县政府那一条主干道是用洋灰抹了的,学校这边的路虽然宽,但依旧还是黄泥路。

高青阳在小学学校后面靠近山边给找一处院子。既然是要看房子,也没打算到处转,出了医院就往河边上走。

边走周汉青边跟阿茶和高青阳讲:“就病房里住的那个受伤的那个人,昨天你们出去的时候几个人送来的,送他过来的里面一个还是咱们的熟人。”

阿茶问:“谁啊?”

“你原来的老师,李明奎老师。”

“李老师啊!我咋没看见呢?”

她有好些年没见这位老师了。

“你跟青阳刚出去他们就来了,等你们回来人家就走了。应该是跟那受伤的人一起在干活,干活的时候出了事,顺便给人送来的,后来人家属来了,他们就不用留在这里了。”

阿茶撅着嘴,满脸的遗憾:“早知道昨天就不出去转,我有好些年都没见过老师了。”

小学五年,她换了好几个老师。

但是让她印象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就是一年级的老师。

高青阳道:“不用遗憾,以后会有机会的。”

“高青阳你在那之后还见过两位老师吗?他们要在这边呆多久,会不会跟咱们队上那两个一样,时候到了就能回老地方了。”

高青阳摇摇头:“不好说。”性质不一样。

队上牛棚子里面住着的那是身怀功勋的大人物,本身就没犯啥原则性实际性的错误,不过是赶上了时局,只要上面有需要,随时都会回去。

而李明奎他们这种人,不过是被运动的风气带着牺牲的牺牲品。土生土长的地方抛弃了他们,到新的地方从头开始,一旦扎根了,就很难再想着回去。

高一开学的时候他去猴子岭集训参加劳动见过两位老师,后来也接触过几次,王兰芝是跟家里脱离了关系一个人下放过来的,参加两年劳动改造之后嫁给了当地一个根正苗红的鳏夫,算是彻底在猴子岭安家落户了。

而李明奎是拖家带口过来的,媳妇在厂区也找到了活干,虽然是零时工,但是加上他这个技术工,日子也比之前好很多了。

成分问题虽然对他们一家的生活有影响,可是磨难之后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这样的情况他怕是不会再去轻易改变了。

“县城最近几年一直在搞建修呢,修厂子,修公路,修铁路,后面还有学校,医院,活多着呢。他跟着基建队干活,三五年应该不会换地方。”

阿茶道:“那等我考上高中到城里来了,有时间了就可以去看他。”她想起了李冉冉,她的那个一年级同桌。这会儿其实她已经记不太清楚李冉冉长啥样了,但是模糊印象还是有的。记得她长的很好看,浓眉大眼的,梳着好看的辫子,用红头绳绑的整整齐齐。学习态度很端正,字也写的特别好,对同学都很友好,班上的学生都很喜欢她,都特别的愿意跟她在一起玩。

只是不晓得她现在,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周汉青乐呵呵的摸了摸她的脑袋:“那要加油啊!”

“那肯定。”说完四下的看了看:“我们跑河边上来干啥?爷爷我们往回转吧,别到这边来,河边上风大的很,你这还没好透呢!”

高青阳指了指不远处的吊桥:“我们从那里过去,到河对面去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