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探相府 第45章 君子有所为 (第1/2页)
夏侯翊轻挑眉梢,似笑非笑地看着夏侯纾。她的那些小心思和伎俩,他可是太熟悉了。说了这么多,她不就是想在他面前示弱装可怜,好让他同情心泛滥么?
这一回,他偏不让她得逞!
“我昨晚在书房陪父亲下棋,三更天才回房休息,我就是想跟踪你,也分身乏术。”夏侯翊坦然道。
“你若没有跟踪我,又如何知道我出去了?”夏侯纾明显不信,还对自己抓住了他话里的破绽而沾沾自喜。
夏侯翊对妹妹眉眼里的喜色嗤之以鼻,随后无情地掐断了她心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昨日父亲未出门,原本是派了人要唤你去与他对弈的,若不是我提前知道了,还自告奋勇替你挡了雷,你认为你有时间出去吗?”
有这事吗?她怎么不知道?
夏侯纾一脸不相信。
夏侯翊睥睨着她,不紧不慢地说:“你房里的云溪跟我院里的撷英和撷芳一向交好,这几天尤其殷勤。不如,你让她去问问?”
夏侯纾哭笑不得,赶紧说:“看来我还得谢谢你。”
说起来,这件事的确是她太过高估自己。
那天他们一起游湖回来,夏侯纾就逼着夏侯翊给她画丞相府的地图,还承诺除此之外绝不再找他帮忙,甚至还让夏侯翊保证绝不插手,不然就是看不起她。现在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却反过来责怪他不出手相助,确实有点作过头了。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没实际上手之前,夏侯纾也不知道这次的任务会有这么多巧合。不过夏侯翊在长青门熏陶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双识人辨物的慧眼和一颗能迅速勘破奥秘的七窍玲珑心,如果能得到他的提点,完成任务指日可待。
至于面子,那算什么?
于是夏侯纾将自己昨晚的见闻跟夏侯翊细细地说了一遍。
夏侯翊听得仔细,时不时还会询问几句细节,然而越听到后面,他的眉头就皱得越来越紧,几乎形成了一个“川”字。尤其是听到银色狐狸面具人的时候,他看夏侯纾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担忧。
夏侯纾顿时明白那个戴银色面具的人并不是夏侯翊派去的。可是,那个人又是谁呢?为何会在那个时候出现在那里?
“他那副面具倒是精致又罕见,一看就是你会喜欢的样式。如若不是他后来真伤了我,我还以为是你派去看我笑话的了。”夏侯纾心有余悸地说着,手指也不自觉地抚上了脖子上细长的伤口,似乎还能感觉到那里在隐隐作疼。
夏侯翊的目光也落在了她极力掩盖的脖子上,欲言又止。
夏侯纾见状,心中一喜,立即追问道:“我方才说了那么多,依你所见,此人会不会跟易舞有关?”
话刚问出口,夏侯纾就发现自己的目的过于明显了,与当日夸下的海口时的气势背道而驰。她赶紧装作随口问问的样子,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逗着鸟笼里的两只画眉,耳朵却竖得跟兔子似的,生怕错过什么有利的话语。
夏侯翊连假装思考的样子都懒得装,摇了摇头,神色如常地说:“暂时难以断定。”
夏侯纾停下手里的动作,抬头诧异地看着兄长。他今天太反常了,就像是故意再跟她作对,故意气她一样。
夏侯翊对她的反应视而不见,不慌不忙地说:“丞相府乃京城第一府,戒备森严,闲人勿近,谁会大半夜的没事去那里晃悠?入室盗窃更是无稽之谈。那人敢只身前往,而且还能近身将你擒获,可见并非凡品。你若是聪明,一早避开就是了。可你却去跟踪他,还指望他不对你起杀心,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夏侯纾心想大道理我懂,可事情都发生了,再说又有何意义?
“你这是因小失大。”夏侯翊继续批判道,“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非但没有查到有关易舞的半点线索,反而打草惊蛇,甚至差点害了自己的性命。日后再查,只怕更加难以着手,实乃下策。”
夏侯纾紧张的拉扯着裙摆间的两条衣带,继续做小伏低:“我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只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容我多想,这才莽撞了些,还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说完她又偷偷看了夏侯翊一眼,见他只是看着自己不说话,便厚着脸皮撒娇道:“我这不是一大早就来向你请教了嘛。看在咱们兄妹的情分上,你也不能袖手旁观是不是?”
“你说得不错,看在兄妹情分上,我不得不帮,不然倒显得我这做兄长的小气。”夏侯翊点着头,对她的话表示认可。随后他话锋一转,又说:“你我既是兄妹,你便应该知道,我是一个很有原则并且守承诺的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之前交代过,此事我千万不能插手,不然就无法证明你的实力。我觉得吧,为了表示对你的支持,同时证明你的实力,我还是不插手为好。”
“你……”夏侯纾登时哑口无言。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算是深刻领会到了。
两只画眉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兴奋地开始叫唤,似乎在为夏侯翊的四两拨千斤摇旗呐喊。
夏侯纾正好找不到撒气的地儿,便冲着它俩没好气地吼道:“吵什么吵!没看见我正烦着呢!再吵我把你们炖汤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