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护国寺 第09章 佛签 (第1/2页)
夏侯纾突然睁开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转头看向钟玉卿,眼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不敢置信的确认道:“母亲,您刚才说的是让我求姻缘签吗?”
钟玉卿轻轻点头,神态不容置疑。
夏侯纾不由得在心里犯起了嘀咕。母亲今天是怎么了?好好的求姻缘签做什么?难道方才那两名女子挂红绳求姻缘的事也刺激到了母亲某根敏感的神经?
虽然她已经及笄了,按规矩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但夏侯氏一族历来因为女孩子稀少而格外珍惜。因此,族中长辈从不担心嫁女的问题,反而会在众多求婚者中精挑细选,通常要把女儿留到十七八岁才让她们出嫁。记得他们祖上有位太姑婆,自幼沉迷于剑术,十二岁上山拜师学艺,说是及芨了就回家,结果硬是拖到二十五岁了才下山。消息一传出,也是一家有女千家求。
因此,她从未料到母亲带她来进香会有这样的意图。
“你没听错,求姻缘签。”钟玉卿开口说道。她的表情严肃,字句清晰,不像是在开玩笑。
夏侯纾内心充满了抵触。她刚才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地对那棵被称为“姻缘树”的菩提树冷嘲热讽,这一幕被许多人目睹。而现在,她却要来到这里,假装虔诚地向菩萨祈求能找到美好的姻缘。这样的行为岂不是在狠狠地打自己的脸吗?
可是,她婚事又有什么好操心的呢?
相比起刚刚及笄的她,她反而觉得父母应该多花些心思在夏侯翊身上,毕竟夏侯翊马上就要弱冠,却依然没有定亲。哪有兄长的婚事尚未落定,就急着给他这个妹妹说亲的道理?
当着外人的面,夏侯纾到底不好忤逆母亲的意思。她假装虔诚地闭上眼睛,继续在心底默念着求支平安签。随后她握着签筒,像模像样地摇了摇,然后倒出一支来。随着一声清脆的“啪”声响起,一支竹签从签筒中滑落,轻轻地落在了蒲团前。
夏侯纾立刻小心地放下签筒,准备俯身去捡起那支竹签,却被钟玉卿抢先了一步。
钟玉卿迅速地将竹签捡了起来,仔细端详着。竹签上仅仅书写着一个数字,并没有什么玄机。她随即向维纳和尚恭敬地施了一礼,然后拉着夏侯纾的手朝着偏殿的方向快步走去。
夏侯纾对母亲的行为举止深感困惑,便踉跄地跟了上去。在即将跨出门槛的瞬间,她回头瞥了一眼正殿里笑容满面的佛像,眼中闪过一丝不满,无声地威胁道:别以为这样就可以拿捏住我!
大殿右侧的偏殿内烛火摇曳,光影斑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烛火的交融气息。其中一面墙上挂满了标着数字的黄布袋子,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像是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钟玉卿走到那面墙前,目光一一扫过那些黄布袋子上的标签,最终停在了一个与佛签上的数字一样的袋子上,便顺手取了下来。
她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取出一张黄色布条,慢慢展开。然而仅仅只是一眼,她便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她抬头看向夏侯纾,目光中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夏侯纾注意到了母亲的神色异常,但她没有插话,而是静静等待着母亲主动开口。
钟玉卿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复心中的波澜。然后,她警惕地将黄布条捏成一团,紧紧握在手心里。
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为这神秘而充满悬念的时刻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
夏侯纾的目光在母亲的脸上停留了片刻,试图探寻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可钟玉卿始终没有开口,她便忍不住好奇,轻声问道:“母亲,布条上写了什么?”
钟玉卿轻轻咬了咬唇,似乎在犹豫是否要将布条上的内容告诉女儿。但最终,她只是狠狠地扫了女儿一眼,并未透露半个字。
夏侯纾满脸茫然,但也只能把满腔好奇咽了下去。
她这个人向来知情识趣,别人不想让她知道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当面多问一句的。反正她想知道的,总能想办法弄清楚。
偏殿靠后的角落里摆着一张用旧黄布铺面的长条桌,桌上堆积着各式各样的香烛、纸钱和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在这些杂物的簇拥下,坐着一位胡子斑白的老和尚。
老和尚看上去年纪很长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他的手脚也不再灵活,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尽管他努力地想要修补手中那本残破不堪的古籍,但半晌过去,似乎仍未能取得什么进展。他的眼睛紧盯着书页,手指轻轻地翻动着,试图找到最佳的修补方式。然而,每一次尝试都似乎只让古籍的破损程度雪上加霜。
尽管如此,老和尚并未放弃,甚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着。他的身影在偏殿的角落里显得孤独而坚韧,成为这个空间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钟玉卿径自走向那位老和尚,态度恭敬地行了一个礼,随后简洁明了地阐述了自己的来意。接着,她递上了手中的黄布条。
老和尚停下手中的活计,他缓缓伸出那双历经岁月磨砺的手,轻轻地接过那条黄布条。借着偏殿内摇曳的昏黄烛光,他仔细地端详着它。或许是因为年岁已高,他的眼神有些模糊,于是他揉了揉双眼,想要更清晰地看清楚。然而,当他真的看清楚布条上的内容时,原本就布满皱纹的额头更是如同海波般汹涌起伏,无法平静。
老和尚沉默了一会儿。他的眼神似乎穿透了时间的迷雾,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又像是去到了神秘莫测的未来。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既有震惊也有激动,这些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苍老面容上交织出了一幅古怪的画面。
过了一会儿,老和尚才从那种奇怪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钟玉卿的身上,那是一种充满故事和智慧的注视。随后,他的视线又轻轻滑过夏侯纾那鲜艳的红衣,仿佛在那短暂的瞬间里,看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他伸出手,从面前的古籍堆中抽出了一本泛黄的书籍,小心翼翼地翻开,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过,一页一页地仔细寻找着,仿佛在触摸着那些尘封的记忆和故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和紧张,仿佛在寻找着某种能够解答他心中疑惑的答案。
整个场景在这一刻变得格外宁静,只有老和尚翻阅书籍的轻微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只有他的心在跳动,带着期待和激动,向着那个未知的答案靠近。
夏侯纾以为他是倚老卖老,拿乔装大,心里便有些不悦。她想上前追问一番,却被钟玉卿不着痕迹地按住了。
她疑惑不解地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老和尚,只好撇撇嘴作罢。
许久之后,老和尚放弃了翻找。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钟玉卿的身上,语气平和地说:“施主,此签无解。”
夏侯纾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了几步。她的目光迅速地掠过那条黄布条,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