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护国寺 第06章 明哲保身 (第2/2页)
“你……”钟绿芙没想到夏侯纾会如此坚定而决绝,心里既委屈又无助,彷徨不知所措。
钟绿芙想不到反驳的话,索性又哭闹了一会儿。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时交头接耳。夏侯纾却连看都不愿意再看钟绿芙一眼,任由她拉着自己的袖子继续哭。
钟绿芙顾自哭了一会儿,见夏侯纾依然不为所动,才缓缓站起身来,让自己的目光与夏侯纾的目光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随后,她饱含委屈和泪水的眼睛突然瞪大,透出眼底的失望和愤怒。
“我一向当你是亲妹妹,什么话都跟你说,也不怕被你笑话。可没想到你竟然也跟其他人一样,看不起我这个庶出之女,连这么一件小事都不肯相帮。”钟绿芙一边抽泣一边大声控诉,“也罢,你本来就是金尊玉贵的越国公府嫡女,怎会明白我的处境?我不怪你,要怪就怪我自己看走了眼,信错了人!”
夏侯纾听得一头雾水,她这又是要演哪一出?
围观的人立马就议论起来:这位表姑娘可不得了,仗着自己是越国公府的嫡女,蛮横强势,闹出不少事端,就连宣和郡主都对她感到十分头疼。如今看来,她会欺负舅舅家性格软弱的庶出表姐,也就不足为奇了。
夏侯纾这些年时常出入恭王府,待人接物始终不失礼貌与谦逊。尽管偶尔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但总体来说,她的行为举止并未达到十恶不赦的地步。怎么落在这些人眼里竟是这个形象?
听了那些闲言碎语,夏侯纾气得脑仁疼,便顺势拉着钟绿芙理论道:“这些年,我自问对众位表姐妹一视同仁,从未因嫡庶之别而轻视过谁,也未因关系亲疏而怠慢过谁。怎么到了三表姐嘴里,我就成了欺负你是庶出的恶人了?如今当着大家的面,咱们把话说清楚,不然谁也别好过!”
钟绿芙并未回应,只是默默地用帕子捂住脸庞,低声啜泣。
夏侯纾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有理无处说。辩解无门的她头疼不已,而钟绿芙的哭泣声更是让她心烦意乱,手足无措。
愤怒之下,夏侯纾忘了自己是客人,叉着腰就跟钟绿芙吵了起来,引来了更多人的围观。
不知道是谁叫来了钟青葵。她一来就看到夏侯纾咄咄逼人地瞪着自家亲姐姐,一副要争个是非对错的样子。而钟绿芙则像只无助的流浪小猫,委屈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目睹此景,钟青葵如同其他人一般,先入为主地认定夏侯纾是欺负钟绿芙的罪魁祸首。正义感爆棚的她立刻拧紧眉头,对夏侯纾说道:“纾表姐,这里是恭王府,不是你们越国公府,你总得顾及些场合。况且我们都是姐妹,即便三姐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她呀。”
夏侯纾被钟绿芙的一番话气得胸口发闷,如今再加一个不问缘由就要当礼中客的钟青葵,她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
她目光在钟家姐妹之间流转,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四表妹想当和事佬,好歹也得先弄清楚事情的经过吧?怎么能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认为是我错了呢?你何不问问你的三姐姐,她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究竟是我让她难堪下不来台,还是她自己的言行让她自己颜面扫地?”
钟绿芙内心忐忑不安,生怕夏侯纾会把她之前的秘密抖落出去。于是,她迅速抹去眼角的泪水,决定先发制人。
“一切都是我的错。”钟绿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庶女,本来就不该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纾表妹对我心生不满,也是情理之中的。”
钟绿芙这话说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却更加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夏侯纾愤怒地盯着钟绿芙,原本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毕竟,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不仅涉及女子的私密,还涉及的两个家族的荣誉和利益,她不好当众揭露钟绿芙的嘴脸。
钟青葵眼中闪过一丝警觉,此事显然非同小可,她明智地选择了沉默,不敢继续追问。于是,她迅速吩咐身边的人去催促恭王妃。
没过多久,恭王妃便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她看到夏侯纾在,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然后轻轻挥手,驱散了围观的人群,才将几位姑娘带进了自己的屋中,详细地询问的事情的经过。
消息很快传回了越国公府,夏侯纾因对表姐的无礼顶撞和出言不逊,被钟玉卿严厉地训斥了一顿,并禁足一个月,以示惩戒。
如外界传言那般,夏侯纾是个能折腾的主儿。禁足对她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即便被罚,也难以对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因此,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借此机会摆脱了钟绿芙的纠缠,每日里得过且过,过得倒也潇洒自在。直到钟玉卿突然出现她所居住的清风阁,声称要带她前往护国寺进香。
彼时夏侯纾已被禁足了整整一个月,终日如同笼中的金丝雀,被禁锢在自己的小院里。日复一日,她只能装模作样地弹琴练字,或者抄写佛经,早就沉闷得要发霉长芽了。忽然听到能正大光明出门,她一时间高兴得分不清南北,也就顾不得是去御苑赏花,围场赛马,还是去护国寺上香,满心欢喜地应下了。
岂料这趟护国寺之行并不顺利。
她们到了迦南山脚下,才发现往常畅通无阻的车道,因连续暴雨引发的山洪,已经变得面目全非。道路多处塌方,马车难以通行。然而,钟玉卿却说拜佛须得诚心,要有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恒心和毅力,不能因为路途艰难就轻易放弃,否则菩萨是不会保佑的。随后,她还下令除了看管车马的人留在山下等候外,其他人自行携带随身细软,徒步攀登迦南山。
迫于母亲的威严,夏侯纾不敢当面违抗,只好想着办法偷懒,因而这一路十分辛苦。
如今再回想起当日在恭王府的事,夏侯纾仍然后悔不已。
如若当日她不是顾及姐妹情谊,看到钟绿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而心生怜悯,跟着她出去倾听她的苦衷,两人后面又怎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执起来?又或者,她当时能沉得住气,或者更加理智一些,看到钟绿芙纠缠起来,直接掉头就走,又怎会把事情闹大,最终导致自己遭到一个月的禁足惩罚?
每当想及此处,夏侯纾都忍不住感叹。对她而言,那一个月的禁足并不算什么,但整天被人监视着,困在屋子里不能出门,这种束缚和无聊的感觉确实令人难以忍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历过那件事之后,夏侯纾已经逐渐领悟到,明哲保身的智慧在于少管闲事、远离是非,方能保自己的平安。因此,面对何罗氏母子的感激与众人的追问,她内心充满了恐惧,只想迅速逃离现场,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