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没有证据 (第2/2页)
这时,杜如晦忽的出言提醒到。
诬告皇亲与李泰擅杀皇子的罪名大同小异。
倘若李泰因为谋杀李恪未果而被重罚,那李恪也会因为诬告皇子而遭受一样的惩罚。
他在提醒李恪,这种罪名极有可能成为李恪日后为政的阻碍。
“房大人说我诬告了李泰,那我就是诬告了李泰。”
“况且,我并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陛下,请治罪吧。”
李恪显得极为坦然,好似对这一切都不甚关心,无论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无法继续为政,也无论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扳倒李泰的变数。
事实上,李恪今日进宫之后就表现得极为平淡。
对李泰率军围杀他是如此,对房玄龄指控他诬告李泰也是如此。
于是,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的等待着,等待着李世民下达最后的惩罚。
李世民转过身去,双手背在身后,面向露台,无法看清他的表情。
但他却迟迟没有下达旨意。
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半晌后。
“李泰目无法纪擅杀大臣,着即日起免去亲王之位,贬为郡王,禁足郡王府,无旨不得擅出。”
“都散了吧。”
李世民在下达对李泰的处罚旨意时,无论是房玄龄还是杜如晦,都显得极为自然,也并未觉得有任何异常。
可是当李世民说出最后一句话是,房玄龄,杜如晦,李泰却都是错愕了片刻。
就散了?
没有了?
李恪诬告李泰一事为何只字不提?!
“陛下,那李恪......”
“朕让你们都散了!”
房玄龄本还想再问,但却被李世民无情打断。
而且听李世民的语气,好似对这件事并不想再做任何讨论,显得极其不耐烦。
于是,房玄龄霎时间就懵逼了。
他搞不懂李世民到底意欲何为。
刚才李恪明明自己都承认了有诬告李泰的嫌疑,李世民为何不治他的罪?
“臣告退。”
带着千万疑惑,房玄龄躬身后退。
房玄龄,杜如晦相继起身,一众御史今日本就是来凑人数的,眼见房玄龄与杜如晦离开,当即也都急忙起身离去。
待得整个御书房只剩下李恪,李泰与李世民时,李世民却忽的转过身来看向李恪。
他的脸色十分阴沉,冷意凛然。
“李恪,你可知朕为何不治罪于你?”
李恪正要离去,李世民却忽的开口问到。
“儿臣不知。”
李恪停下脚步,若无其事的应声。
“那你可知?”
于是,李世民将目光转向了李泰。
“儿臣不知。”
李泰也是极为平静。
可整个御书房的气氛却因为这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忽然变得紧张起来。
因为李世民的脸色越发的难看,甚至有一股极其猛烈的怒火在他的眼睛里闪现。
“你,你们,都给朕记着。”
“朕此生从不独断专行,但若是有人让朕觉得非要独断专行才能治国,那朕也绝对不会手软。”
李世民的声音直让人不寒而栗。
何为独断专行?此乃昏君德行也。
可他却以这种德行来警告李恪和李泰。
“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