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没有证据 (第1/2页)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房玄龄忽的朗声道。
他的脸上满是慷慨激昂之色,好似对李泰极为同情,却对李恪格外的忌恨。
于是,李世民原本淡然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一切罪名都需要证据。
李恪用李泰勾结高句丽来证明李泰对自己的杀意。
可如何证明李泰当真勾结高句丽,谋划皋裕坡事件呢?
他没有证据。
而一切没有证据的指控,都只能称之为诬告。
房玄龄这几句话,明显是在帮李泰解围。
李世民脸色突的变得十分阴沉,好似快要滴出水来。
原本这件事到刚才李恪那句“一切由陛下定夺”就已经结束了。
可是房玄龄这句话却再度将这件事引向了另外一种结果。
只是李恪对此好像并没有感到意外。
“房大人,你说本王并非无辜,难道是说本王故意挑衅李泰,甚至造谣中伤李泰,所以才使得他对本王痛下杀手?”
李恪神色凛然,声音铿锵有力。
“臣只是实事求是,你若没有实证证明李泰勾结高句丽,那你刚才那番话就是在诬告。”
“李恪,诬告一位皇子,你可知是何后果?”
房玄龄混迹朝堂十数年,早就对各种权谋深谙其道。
所以此刻面对李恪的反问并没有显得有任何的犹疑,回答的重点一直都放在“实证”两个字上。
而他只要咬着“实证”两个字不放,那李恪就没有任何反驳的机会。
“你有证据能证明吗?李恪。”
李世民阴沉着脸问到。
事实上,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李泰勾结高句丽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证据。
试问,高句丽在辽东之战中战败赔偿,如何还能派遣刺客混入大唐的军队之中制造混乱,趁机刺杀李恪?
如果不是因为李泰的帮助,高句丽的刺客又如何进得了大唐的军队?
但大家心知肚明归心知肚明,证据这种东西就好比是刽子手手中的刀。
换把刀虽然也可以砍脑袋,可刽子手如果没有那把刀,那就不叫刽子手了。
“儿臣,没有证据。”
李恪沉声,脸色显得有些不太好。
李泰勾结高句丽之事,乃是泉盖苏文告诉他的。
他原本打算回到长安之后再察查证据。
可没等他离开国内城,李泰就让徐东之领着刺客前来刺杀。
所以这件事到现在为止,李恪也未曾查到丝毫的证据。
他并非示弱,而是真的没有证据。
“你承认诬告他?”
李世民再度问到。
只是这一次,他的声音好像有些颤抖,好像有些疑惑。
他在想,李恪既然没有证据,又为何要提起这件事。
“儿臣不承认。”
“儿臣虽没有证据,但臣在高句丽查到的,就是如此。”
“倘若陛下以为儿臣有诬告李泰的嫌疑,儿臣也无话可说。”
李恪不想反驳,他甚至有些默认。
“既然如此,还请陛下治李恪诬告皇子之罪!”
房玄龄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急忙请求李世民治李恪之罪。
对此,李恪依然显得无感。
他当然知道房玄龄这是在干什么。
无非就是想迎合李世民保住李泰一条命的想法呗。
只是这种手段却稍显粗糙。
不过也对,除此之外,房玄龄还有什么机会能够阻止杀了李泰呢?
“楚王殿下,你可想清楚了,诬告皇亲绝非小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