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兔头 (第2/2页)
“怎么?你要经商?”
朱元璋问起此话,眼中带着杀意。
“经商做什么?”朱林无所谓的说。
“不是由您吗?我养兔子,您开店,咱们爷俩搭配,将兔肉店,开到大明各地。”
朱林道,“到时候,咱们爷俩就成了大明首富了。”
“在弄条结实船,出去行商。”
朱林想到如今世界外面的各种高产粮食,顿时眼馋了起来。
“多好的搭配啊!”
“好小子!你就不怕陛下不高兴?”朱元璋语气不善。
“陛下为什么不高兴?”朱林有些不明白。
“我赚了钱,陛下就能收税了,有什么不高兴的?”
“嗯?”朱元璋眼睛一转,“什么收税?”
“商税啊!”
“那点小税。”朱元璋冷笑,完全不看在眼中。
现在的大明税收比之先前的朝代,十分简单。
后期,东林党出现,工商税没有在收过,导致朝廷还十分的困顿。
明末皇帝崇祯国库亏空,只能跟大臣借钱,结果,没人鸟他。
朱林笑道:“爹,税收的少还不好吗?”
“难不成,”朱林面色古怪,“爹你觉得税太多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突然想到了什么。
现在商税确实少,因为朱元璋很是厌恶商人。
不过,他也知道民间不易。
这是很矛盾的一个体现。
或许,这小子能有法子。
“儿啊!我问你,你要是陛下,会怎么收税?”
朱林慌了,“爹,这话可不能乱说!”
他连忙四处看看,又开了门,发现没人后,又说:“这事情要是被陛下知道了,是会杀头的。”
“陛下啊!我爹不是这个意思。您老人家英明神武,别跟我爹一般见识。”
“傻小子,念叨什么呢?”朱元璋好笑。
“爹,你不要命了。竟然敢说那么大逆不道的话。”
朱元璋见朱林一脸紧张,不由道:“我就是问问。”
“那也不能说。”朱林板着脸。
“行。那爹问你,你要是当了官,会怎么制定税收?”
朱林这才松开眉头,漫不经心的说:“这有什么难得?”
“不收粮食税,改成收商税。”
“嗯?”朱元璋皱眉,“胡闹!不收粮税,朝廷如何行兵打仗?”
“买啊!”朱林道。
后世就是这样的,此举可以保证大多数百姓的生活,不过也有弊端。
“买?没钱怎么买?”
“爹,亏你还是个商人!”朱林皱眉。
“这还不简单吗?当然是朝廷行商了!”
“荒唐!”朱元璋生气了,“朝廷行商,这不是做与民争利的事情吗?”
朱林哭笑不得。
“爹,如今盐铁皆掌控在朝廷手中,难道不是与民争利?”
“这不一样!”
朱元璋道。
“盐铁的重要性,难道你小子不清楚?”
“可是,爹,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光靠着盐铁,能否支撑这么硕大的一个大明?”
朱元璋深思,其实,钱是不够用的。
每年光是打仗就花钱如流水,有的时候,拆了西墙补东墙。
为什么朱元璋会下旨西南诸国是不征之国?
主要是北方的威胁太大,没钱打仗。
再加上,西南那边毒瘴气存在,使得大明的兵不适应,要不然,那种好地方,早就被占了。
“但若是朝廷经商呢?那可就大有不同了。”
朱林悠闲的抿了一口茶。
朱元璋沉思,而后道:“你有什么办法?”
“方法可太多了。只说一点,咱们的兔肉店。”
朱林笑道,“爹,您在外经商这么多年,肯定受过一些官员的欺负吧!即便是皇商,也肯定要矮那些官员一头。”
“这都是咱们没靠山啊!但要是陛下是咱们的靠山呢?”
“这是何意?”
“咱们的兔肉店,分出四成给陛下,当做保护费。”
朱元璋笑了出来。
“陛下不会接受的。”
“爹,您先听我说。”朱林道,“不管陛下会不会接受,您都得这么做。让陛下看到咱们家的忠心。再说,要是陛下不愿意,我也有别的法子。”
“什么法子?”朱元璋心中想,要是你知道面前的就是当今圣上,还敢这么说吗?
“请锦衣卫的人当店小二。”
“什么?”朱元璋不解。
“爹,您别忘了,吃放的地方最容易打探消息。”朱林道,“再说,锦衣卫那么多人,国库肯定负担不起。咱们就帮忙付一部分。”
“一个店里顶多两个小二,再多也雇不起。咱们的肉店背后是皇上,去哪儿,人都要毕恭毕敬的。”
“不用怕那些不开眼的官儿。再来,锦衣卫武功高强,也能保住咱们的方子,区区几个小钱,还怕吗?”
朱林也是有私心的。
锦衣卫太恐怖,提前打好招呼,以后要是他弄出了什么动静,没准能帮着瞒着。
他倒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去造反,但是研究枪.支弹药之类的,不是得找个靠山吗?
朱元璋眯眼。
“有些道理。”
他开始思忖跟朱林合作的坏处。
好像没有坏处。
锦衣卫打探消息,只要隐晦些没人知道,但是大笔的钱入国库,北元残余就不愁了。
“好小子,你肯定有别的目的吧!”
“您猜对了。”朱林神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