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兔头 (第1/2页)
“对了,爹,占城稻咋样了?”
朱元璋笑:“圣上听说之后,立刻派了韩国公李善长去了。”
李善长?朱林眯眼,这个人在历史上很出名,就是最后结局挺惨的。
在朱林看来,如今的大明朝,处处都是坑。
当今圣上出身草野,耐不住运气好,娶了马皇后,当了郭子兴的女婿。
最后,靠着众多谋臣武将,开创大明。
但有一点,极为致命,那就是身份。
古往今来,自汉高祖后,未曾有农民起义成功的,更没有农民称王霸帝的。
士农工商,虽然都说商是最贱的。
可偏偏,多数的士人最看不起的不是商,而是农。
那群谋臣武将,要么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要么小福安康之所,最不济,也是个书香门第,清明之家,正在跟朱元璋一样出身草野的少之又少。
是贫民的,更少了。
这样的人,大多看不起朱元璋的行事作风。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逾矩的事情出现了。
老朱家的人确实厉害,能打仗。
扛不住除了老朱家以外,也有能打仗的。
朱林觉得,后期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他要给老朱家留一个安定的未来,更要给百姓留一个安定的未来。
可惜,后世人不争气。
“怎么?你认识李善长?”朱元璋好奇的问。
“不认识。”朱林摇头,又想到后来李善长被朱元璋杀了的悲惨结局,不由问道:“爹,你跟他关系怎么样?”
朱元璋一愣,这小子怎么会这么问?难道李善长有问题?
“人家是韩国公,我就是一个皇商,能有什么关系?”
朱林点头,也对,不过还是不放心的嘱咐:“爹,以后少跟那个人接触。”
“这是为何?”
朱林想了想说,“看着不像好人。”
“阿秋!”
已经在去往占城路上的李善长狠狠的打了个喷嚏,什么情况?难道是陛下想他了?
李善长骑着马,身后还跟着一队人,他们是去兴师问罪的,当然要带人了。
而且,李善长的身边,还跟着几个少年。
正是各家武将的后人。
他们武将之间,向来亲厚。
徐达长子徐敬祖见李善长打喷嚏,不由问:“李伯伯,你没事吧!”
“没事。”李善长摆摆手。
“此去去占城,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伯伯,既然占城敢来哭穷,就必定不能轻饶。”徐敬祖道,“我大明,定当拿出气魄来,必要时刻,灭了占城,也不为过。”
李善长闻言哈哈哈大笑,“不错!徐达有你这样的儿子,是大明的福气。”
徐敬祖脸上微红。
如今的大明,还不是后世,什么猫啊狗啊的,都敢来碰一碰。
他们如同一只睡醒的老虎,浑身是刺,胆敢欺骗,就注定要被刺扎死。
“李伯伯,咱们就先发制人,弄死他们算了!”
身后的少年七嘴八舌的说着。
李善长不住点头,心道,各种有这样的少年,何愁大明不兴?
只是,陛下……
李善长想起那个提出处理空印案的少年,眉头紧皱。
朱林,你到底是谁?
“阿嚏!”朱元璋捂住鼻子。
“臭小子!你这是弄了什么!”
一股难言的刺鼻味,从厨房传了出来。
“爹!这你就别问了!”
朱林边说,边下了锅,锅中传来滋啦的声音。
朱元璋实在忍不住了,捂着鼻子先跑了出去。
里面的味道太呛人了,也不知道朱林在做什么。
不一会儿的功夫,朱林就喊了。
“爹,李伯,吃饭了!”
朱元璋走过来,之间一桌子摆满了各种说不出名字的美食。
其中,还有一道兔头,黑乎乎的,看着就有毒。
朱元璋一脸嫌弃。
“爹,快吃呀!这可是我精心准备的!”
朱林一脸期待。
朱元璋试探性的夹了一筷子,朱林已经开始扒饭了。
时隔多年,总算吃上兔头了。
“爹,兔头可是精髓!一定要尝尝。”
朱元璋嫌弃的看着兔头。
黑乎乎的,看着就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在朱林的极力劝说下,朱元璋终于尝试了兔肉。
就是两个字:真香!
一顿饭吃的朱元璋十分满意。
这个便宜儿子,一手的好厨艺,从来不会让他失望。
吃过了饭,李伯主动收拾碗筷。
朱元璋跟朱林端着茶,坐在椅子上上休息。
“唉!”朱林突然叹口气。
“小小年纪,叹什么气?”
难得放松,朱元璋只觉得浑身懒洋洋的。
果然,还是这小子会享受。
“爹,我刚刚做的兔肉好吃吗?”
朱元璋回想起刚刚的兔肉宴,点头道:“美味无比。”
“那您说,我要是开一家店,专门卖这个能赚钱吗?”
朱元璋皱眉,他不喜欢商人。
商人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没错,但也是乱世之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