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果断的朱县令 (第2/2页)
听东旺这么说,东歌一把抢下他手里的馒头,捏了一小块,放嘴里一尝。
确实好吃。
又把馒头塞到东旺手里。
她还和自己吃一个馒头,东旺扭捏着笑着。
东歌感觉,东旺今天有点不正常。
吃完后,东歌观察了东旺一会儿,问:“怎么样?胃疼不疼啊?肚子痛不痛?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东旺感觉,他的世界飞满了粉色泡泡,细声回应:“我很好,哪里都挺舒服,不用担心。”
东歌呼了一口气,很好,食物安全。
于是,端着吃食去找小姐了。
东歌进门,我看着她手上的粥,就知道用了草木灰水。
我吃了起来。
啊,儿时的味道。
本来平时都没什么胃口,今天早上还多吃了些。
东歌开心的说:“以后咱们就这么做。”
我笑着摇摇头:“这么做的吃食,偶尔吃,可以调整人体酸碱度平衡,但是总吃不行的。”
“哦!”
东歌点头,跟着小姐能懂好多知识。
收拾好后,我们又去找了朱县令。
朱县令本来以为我会过几天才能来,也有可能不会来。
但仅一天就来找他,又让他有些不满,认为我太过于浮躁,肯定又是一知半解。
不过,看在我们在兰县施粥的份上,他还是好脾气的见了我。
“见过朱大人。”
我给他见礼。
“嗯,坐。”
朱县令就说了俩字,就不出声了。
能看出,他不信任我。
是啊,如果没有华夏五千年积攒下来的知识经验,还有身怀逆天空间,我也不能这么有勇气啊!
“咳!”
我咳嗽一声,清清嗓子道:“朱大人,不论您现在如何不信任我,但我还是希望,接下来我的话,您能认真听下去。”
朱县令眼皮一抬,嗯,还行,还挺有眼色。
于是我说道:“兰县三面围山,并非每座山都是悬崖陡壁,也有四十五度的山坡,且山坡有土壤,虽然含沙,但含沙的比例要比地面好的多。”
朱县令听到我说这些,有些不太高兴,这个是兰县人人知晓的事情。
于是怼道:“那又如何,不能种麦,也不能种玉米,种了就是颗粒无收,浪费了种子。”
“嗯,确实如此,因为它土层薄,但是朱大人,有没有想过种豆呢?”
朱县令一愣,种豆,种什么豆?没有人种过啊,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豆为何物。
我从随身携带的自制书包中,拿出了黄豆,红豆,绿豆。
这些种子都是适合这个土壤要求的。
我继续说道:“看见了吗大人,这些豆子,生长周期五个月,它们的优点就是,扎根二十厘米左右,炕旱,植株一米高。”
我把黄豆拿出来继续说道:“这个是黄豆,黄豆在结夹生豆后,可以摘下来煮着吃,成熟后,豆子打下来后,豆秧可以做柴,这个豆子,可以榨油,剩下的豆渣可以喂家禽,可以做白嫩的大豆腐,干豆腐,可口的豆浆,可以生豆芽做菜,可以做豆酱。”
“等等,照你如此说,这个浑身都是宝?”
我自信答道:“那是自然。”
朱县令又问:“能有多少产量?”
“亩产二百斤,正常五百斤的,但是咱们这地,只能保守说二百斤。”
朱县令呼的一下站起来:“这小东西,二百斤。”
我点头。
“那这个红豆和绿豆呢?”
我忍不住笑,他倒会举一反三。
是呀,黄色的是黄豆,红色的就是红豆,绿色的就是绿豆呗。
“可以做饭,做粥,做糕点。”
朱县令有些激动,但又不太相信这是事实。
他问:“你这样帮助我们,图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图什么?我以前的梦想就是让我的种子撒遍天下,如果真是说有所图,那么,我希望县里的人都支持三王爷。”
朱县令明了,同他猜的一样。
我直接说道:“还有一事。”
“孟姑娘请说。”
“我昨天看见,有一条改了河道的沙地。”
“是啊,这条河底沙床已经很多年了,怎么?也能利用上?含沙量太高了吧?”
朱县令认为,那里能种东西,有些痴心妄想。
“能种啊,可以种植红薯,红薯喜沙地,同样是五个月生长周期,红薯能供百姓食用,可主食,可入菜。”
朱县令心里涌起了翻天巨浪。
他感觉,这个女子不是信口开河,自己必须抓好这次机会。
如果真如她所说,他们兰县面积最大,但都是用不上的山坡,无人问津的河底沙床,如果都能种植,百姓能富裕,他,也能在家族里抬起头了。
我看他半天没有动,我叫道:“朱大人!”
没有动。
“朱大人!”
我直接拔高了好几个分贝。
“嗯!”朱县令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
“可否要两个半小盆温水?”
朱县令应下,让下人拿来。
我当着他的面,把黄豆放在盆中清洗,随后捞出,放在和人体温相同的温水中。
随后,放在屋内较暖的地方。
“大人,明日早上,唤人捞出,用干净的盆,底部铺上干净的棉布,把这些豆子倒上去,接着在盖一层布,一天浇两遍水,后日,可入菜。”
朱县令问:“这样,就可以吃。”
“自然可以!”
还有,我从包里拿出的红薯也给了他:“这个,直接大伙煮熟,蒸熟就可以直接食用。”
朱县令谢过后,赶紧叫人拿走了,仿佛怕我往回要一样。
随后他又赶紧趁热打铁,主动提及:“孟姑娘,那村屯的土地分析,种植事项,你看何时能开始?”
我也没想到,这个朱县令没有太多问题,态度直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是个果断的人。
于是笑着说道:“随时。”
“那好,就明天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