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章 贯通渔业思想 (第1/2页)
朱县这边和我定好了后,开始搓着手,等着我赶紧走。
他想我走了,他就不等饭点了,他要立刻,马上的,让下人把那兜东西煮熟了。
他想尝一尝,到底如何。
看着他一副要赶我走的样子。
我问道:“大人很忙?”
“嗯,有点忙。”
“哦。那我本来还有件事要说,那就改日。”
说完,我就起身要走。
“等等,我好像不是非常忙!”朱县令赶紧拦住我。
完全没有了之前一副“你是天王老子我都不屌你”的样子,反而像个老顽童一样。
“那好吧,是这样,咱们这里靠水,为何没有发展渔业?”
朱县令开口:“渔业,这个没有想过。”
我奇怪问:“是百姓不爱吃鱼?”
想到昨日东歌给我端的鱼,说是哪里都没有鱼,需要碰巧才有。
我就怀疑,该不会是不会烹饪,不喜鱼类。
朱县令直接否了我:“日子都要过不起了,还会有嫌弃的东西,鱼,何其鲜美,兰县的人,多数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打猎为生的多,但也都是些小兽,卖给富余些的人家,更别说鱼了。”
那我就更奇怪了:“那怎么不打鱼呢?”
“哎,这里没有小河啊,那宽阔的浊河,如何能捕鱼,就偶尔有那么几条不知哪里冲过来的鱼,再者,河水你也看见了,何其浑浊,怎么可能会有鱼呢?”
朱县令说完,还叹了口气。
我去,简直了,这算什么说法啊。
我直接问:“大人怎么就确定,浑浊的河水中没有鱼,难道大人没有听过这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呃,这个……”朱县令一想,好像真是,但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就没认为过,在这浑浊不堪的水中,能有鱼。
朱县令说道:“即使有鱼,可是能有多少呢,这浊河岸边不深,但是中间泥沙呑人。”
我笑了笑:“大人可能曲解了我的意思,百姓能在没有合适的渔具下捕到鱼,就说明,鱼,肯定比你们想象的多,如果我们在没有村庄的地方,挖坑,引水为塘,把捕获的鱼,以草饲养起来,不香吗?”
朱县令用力的拍了下手:“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继续说:“鱼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强的,水也不用太深,保持水流畅通,不用太过于劳心,不怕水浑浊,只要水没有污染就好。”
“嗯嗯,这样,孟姑娘,明天,明天我直接让村里地少的人家也直接来,你把鱼塘这个事情也讲一下好吧!”
我答应下来“可以的,还有,大人,这里可有会织鱼网的百姓?。”
朱县令想到了镇上有几个无所事事的人,总愿意在水边瞎折腾,水性不错,自己偶尔能做些小网捞捞鱼。
“有几个能编网,但是,编的不太好。”
我回应着:“也行,朱大人,借纸笔一用。”
朱县令赶紧取了纸币。
我想着现代时,捕鱼人拉的那种最简易的拦河网,两面宽阔中间逐渐成地笼状的网。
我在网上画下来,尺寸也写了下来。
鱼塘的事情一说,就到了中午。
朱县令的夫人过来笑吟吟的过来道:“中午了,饭菜都已经备好了,姑娘就凑合着吃一口吧!”
我赶紧推辞:“不了不了。”
“刚才我就叮嘱我家夫人,要请孟姑娘你吃饭的,就不用推辞了,这正晌午的,你饿着肚子出去,那可是我的不是啊!”
我实在推辞不过,只好同他们去了后厅。
和我来的东旺几人,没有同县衙上的人一起用饭,而是去了城门口,在东歌那里吃饭去了。
朱县令夫妇热情的邀请我入座。
桌上,也不过是些寻常的小米饭,蛋类,笋干炒肉等。
我知道,这已经算不错的饭菜了。
朱县令饭间一个劲儿的在自责,为什么自己没有想到靠水吃水的法子呢。
本来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已经磋磨没了斗志和报负的朱县令,听见我说的种种,心中的火焰又燃烧起来。
哪个男人都有一颗想成就大业的心。
在他们夫妇的谦让下,我细嚼慢咽的吃了小半碗小米饭。
胃里突然又不适起来。
我顾不了那么多,直接起身道了声:“明日见,朱大人,朱夫人,渔网别忘了弄好。”
说完,忍着干呕,就冲向府外。
“不是,这……”
朱县令夫妇起身,疑惑的用手指着我的身影。
接着,朱县令恍然大悟的说:“夫人,你说这,多好的姑娘,秀外慧中,就是,嗯,这是嫌吃食不好,娇气了些。”
朱夫人掩嘴一笑,伸手拍打了一下朱县令。
“怎么了?”朱县令看着自己夫人。
“夫君,你也不想想,能在这风沙中,亲自取土,亲自观察地貌,能娇气到哪,我看啊,这孟姑娘,应该是有孕了。”
“这?这有孕的妇人家不都应该在家养着吗,也不似穷人家的女人,哎,此女,真是非凡者也。”
朱县令一声叹息,对这个天降般的女子,又多了些敬仰。
我也知道我直接跑了挺无礼,但是真是挺不了了,出门就干呕起来。
想了想,找人去给东歌他们传了个信,我就直接回客栈,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下。
躺一会,感觉好多了。
我这算反应小的了,干娘在我们去京城后,孕吐足足持续到了年前。
每日吃什么吐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