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汉朝廷突遇灾患 王巨君赈济贫民 (第2/2页)
臣建议太皇太后陛下,带头力行节约,带领天下百姓,度过危机。
臣希望陛下,改穿没有花纹的丝帛服装,减省御用的膳食,处处节省,以向天下官吏百姓,表示皇家克已节约,与民同甘共苦,共度难关的决心。
臣建议陛下,把宫中节约的钱币,统统用来购买粮食衣物等,用来赈济灾民,安定民心,与百姓一道,共同度过这次灾难。
当灾难过去,百姓重新安居乐业,则民心归附,天下将会更加安定,何愁复兴大汉的梦想,不能够实现呢?
如果官吏贵族吝惜自己的财物,像那些守财奴一样,守着家财,恐怕必将激起百姓愤怒,留下亏待百姓恶名,危害社稷大业的稳定。”
太皇太后听后,认为确实如此,对王莽的建议大为满意,赞扬王莽道:
“巨君所言极是。哀家年老,一向以天下苍生为上,所费甚少,本就没有奢侈竞赛之心。
厉行节约,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赈济百姓,也是国家大计,安汉公言之极当。
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又不能够当饭吃。
哀家当带头行事,做好百官榜样,率先赈济灾民,抚慰百姓。百姓安,则朕安。
安汉公啊,你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地辅佐大汉帝国,功劳甚伟,哀家一直铭记于心。
你的建议,一片大公,一心为民,可谓尽善尽美。安汉公,勉乎哉!”
王莽听了笑逐颜开,心情舒畅了不少。
受到太皇太后的激励支持,王莽信心更足,乘机再对太皇太后进谏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天灾不断发生,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臣身为执政大臣,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应该担负起救灾、赈灾的重任。
禀告太皇太后陛下,臣愿意做好公卿大臣的表率,与天下百姓共度难关。
臣自愿从自己家族的私有财产中,拿出一百万钱的钱款,以及田地封土三十顷,统统捐出来,交付大司农管理支配,以救助贫民,安抚灾民。”
太皇太后听了,更加高兴,大力称许王莽道:
“巨君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真是天下楷模。
哀家一个老太婆,留下金银珠宝这些身外之物,还有什么用呢?
朕也将带头响应巨君的号召,积极捐助金银珠宝,赈济天下百姓。
朕还将向天下人下诏,向天下百姓告知此事,以彰显大司马大人一心为民的美德。”
“多谢太皇太后陛下的支持!陛下一心为国,才是天下人的典范!有了太皇太后陛下的大力支持,巨君还担忧什么呢?
太皇太后陛下的善举,必将感动天地神灵,相信灾难必将很快过去,重新恢复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王莽称许太皇太后道。
太皇太后的赈灾诏书,很快下达了下去。
公卿大臣们,见太皇太后和大司马王莽,都带头献出资材,赈济灾民,无不敬仰效法,群起仿效太皇太后和大司马王莽的义举,献出钱财粮食,赈济灾民。
公卿大臣中,总共有二百三十位大臣,捐献了自己的田宅和钱财、粮食。
王莽见了,十分满意。
王莽下令,把王公大臣们捐献的那些田宅、资财、粮食等,按灾民人口数的多少,分配给了那些无地无粮的灾民。
灾民们感激涕零,奔走相告,四处传送太皇太后和安汉公王莽的善举。
王莽还上书太皇太后,建议太皇太后,在长安城中兴建了五个里,盖了民宅二百余所,专门用来安置那些流离失所、流浪到京师长安避难的郡县饥民。
安汉公王莽实施的这些安抚饥民,赈济百姓的举措,迅速收到了成果。
天下百姓无不称颂太皇太后和大司马王莽的功德,王莽的形象,也更加光辉。
不久,灾荒终于过去。流民们携带朝廷赈济的粮食钱物,感激涕零地纷纷返回故里。
安汉公王莽一心为民,拯救苍生的美德,也传遍了全国各地。
灾难终于过去,朝廷的一切政务,又开始重新走上了正轨。大司马王莽,也舒心了许多。
不久,大司马王莽亲自率领群臣,前往长乐宫,去向太皇太后奏报赈灾救灾的情况。
大司马王莽心情舒畅,向太皇太后祝贺道:
“太皇太后陛下:
天下臣民,有幸仰赖太皇太后陛下的盛德恩泽,终于得以安然地度过这场灾难的危机。
最近以来,风调雨顺,甘露从天而降,灵芝生长,荚树、朱草、嘉禾等诸般美好祥瑞的征兆,同时并至。
这种种吉祥的预兆,都是太皇太后陛下的伟大圣德所带来的,预示着大汉朝廷必将欣欣向荣。
愿陛下仍然遵照朝廷原有的规定,穿帝王正常的服装,恢复太官的正常膳食供应。
使臣等这些做臣子的,各自都能尽心尽力,使陛下有和谐快乐之心。
臣等愿意,十分精心周到地供养太皇太后陛下,让太皇太后陛下颐养天年。”
太皇太后听了,十分高兴,满脸喜悦地下诏,表示谦让道:
“诸君:
大难过去,百姓安宁,朝廷稳定,朕十分欣慰。这些功绩,都离不开四辅三公以及文武百官的努力。
朕要与天下百姓同患难,共安乐。
等天下太平,全国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朕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恢复正常的饮食起居。
如今,百姓正在休养生息,还未到朕享乐的时候。朕还将继续与全国百姓一道,共度难关。”
太皇太后十分高兴地推辞道。
“太皇太后的恩德太过深厚,臣等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太皇太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安汉公王莽带领群臣,感谢太皇太后道。
在这以后,每遇地方郡国发生大的水旱灾害,大司马王莽都率先垂范,坚持把吃素食,提倡节俭,作为一种传统,发扬光大下去。
太皇太后的左右侍臣胡逊、胡宝宝等,见大司马王莽如此表现,当然不会放过示好安汉公王莽的机会。
于是,他们异口同声地称颂王莽的美德,不断将安汉公王莽克制自己、一心奉公的事迹,报告给太皇太后知道。
太皇太后见王莽一直坚持吃素,恐怕伤害王莽的身体,就专门派使者胡宝宝等侍卫,去诏令勉励王莽说道:
“巨君啊:
哀家听说安汉公大人平素只吃素食,忧民至深,哀家十分钦佩。
上天保佑,今年秋天的庄稼幸而丰收,百姓生活开始好转,这都是大司马大人治理的结果。
请安汉公及时吃肉,为国家为百姓,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王莽领旨,恢复正常的饮食。
光禄大夫楚国人龚胜、太中大夫琅邪郡人邴汉等大臣,却对王莽的做法不以为然。
一天,光禄大夫龚胜与太中大夫邴汉相遇,于是私下里议论王莽的所作所为。
光禄大夫龚胜带一点疑虑地问太中大夫邴汉道:
“太中大夫大人:
你对大司马大人最近的所作所为,是怎么看的呢?
龚谋私下认为,大司马大人的表现,太过虚伪做作,有收买民心的嫌疑,恐怕将来,定会有不可言传的图谋。”
太中大夫邴汉深以为然,对光禄大夫龚胜说道:
“光禄大夫大人说得很对!行为反常必有妖。某人也有这样的担心。
如果大司马大人专权,定然会排挤异己,恐怕最终会伤害到我们这些异类。
我们还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吧!”
“太中大夫大人说得对!不识时务,贪图富贵,最终只有死路一条。”光禄大夫龚胜赞同道。
不久,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先后上书太皇太后和皇帝刘衎,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退休。
王莽得到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的辞职报告,心里有些恼怒,对太中大夫刘歆说道:
“子俊啊:
龚胜、邴汉这两个老家伙,定是对吾王莽的执政有些不满,才会拒绝配合吾,提出辞职。”
“大司马大人:
既然龚胜、邴汉他们,与我们志不同,道不合,挽留他们,不是给大司马大人平添麻烦吗?
大司马大人,你还是答应他们的请求吧!”刘歆建议王莽道。
“子俊的看法有理。既然他们内心,对吾王莽心存不满,吾就成全他们吧!”
王莽十分清楚龚胜、邴汉的心思,很快就将龚胜、邴汉的辞职报告,递交到了太皇太后那里。
太皇太后知道王莽的心思,允许龚胜、邴汉辞职,下策书诏令说道:
“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等,一向忠于王事,兢兢业业,以致积劳成疾。
哀家不忍心再用官职上的事务,再次烦扰两位大夫,影响两位大人疗养。
请你们好自为之,好好回家养病,修养自己的品德,严守正道,以终高年吧!
至于退休后的待遇,按照朝廷历来的规矩办理。”
太皇太后同意了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两人的辞职请求,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遣送他们回家养老。
大司马王莽,从此在朝中又少了几个强劲的对手,他处事理政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