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汉朝廷突遇灾患 王巨君赈济贫民 (第1/2页)
大司农孙宝因正直敢言,谈论时弊而被贬,大汉朝廷文武大臣闻讯,更加诚惶诚恐,忧虑不安。
太中大夫严尤,看到这种情形,很是担心忧虑,对自己的亲友严密说道:
“诸君:
申屠刚、大司农孙宝两位士大夫,因正直敢言,而被朝廷贬斥,令人忧心忡忡。
察纳雅言,唯才是举,乃朝廷治理正轨。阻塞言路,亲佞远贤,容不得不同意见,对朝廷治理极端不利。我一定要规劝大司马大人,改变这种局面。”
严密急忙劝道:
“太中大夫大人:
当年,大人曾经是大司马大人在敦学坊学习时的同窗好友,与大司马大人一向关系亲密。如今,大人你也很受大司马大人的赏识和信任。
然而此事,严密私下以为,大人你不宜出面阻止,为他们说情。
大人你博学多才,足智多谋,一定深刻理解大司马大人的脾气和秉性。
申屠刚、大司农孙大人的直言无忌,已经挑战了大司马大人的底线,恐怕不会接受大人的意见。”
严尤不理,回答道:
“多谢严大人提醒。正因为我严尤深受大司马大人信任,我才不希望大司马大人出现失误。”
严尤拒绝了严密的意见,凭借与大司马王莽的良好关系,于是独自前往大司马府,向王莽进言。
宾主施礼坐下,严尤就神色严正地说服王莽道:
“大司马大人: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阁下作为主持朝廷大局的大臣,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兼收并蓄,要容得下不同见解和意见,不要打击大家进言议政的积极性。
如此,才能够有利于朝廷的治理,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加有利。
如果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听不进一点逆耳之言,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阿谀逢迎的假大空话充斥朝廷,阁下再也听不到一点真实的话语,了解不到一点朝廷、民间真实确实的情形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先贤总结出的至理之言。如果打击直言进谏之人,纵容阿谀奉迎之辈,严尤担心,臣民离心离德,阁下将听不见真实的声音,对国事非常不利。请大司马大人谨记。”
王莽不悦,反驳严尤道:
“严大人的见解,不是没有道理,但忧虑有些过分。莽也知道大人的来意。
莽并不是拒绝忠言,没有容人之量。而是大司农孙大人悖逆娘亲,违背了朝廷以孝治国的纲常礼仪。
如果以孝治国的纲常礼仪,都不能够得到朝廷的维护,那子孙后代,将会怎样看待王某的执政呢?
严大人不用担心,朝廷多的是人才,不用担心走了一个孙宝,朝廷就不能够正常运转了。”
王莽义正辞严地教训严尤说道。
“唉,大司马大人强词夺理,自以为是,真是令人不可理喻,令人沮丧。”严尤暗自叹息道。
太中大夫严尤深知王莽的个性,思考半晌,终于让步说道:
“大司马大人,请恕严某多嘴。严尤只是担心,阁下这样做,会扰乱贤才进谏之路。既然大司马大人这么肯定,不会阻塞言路,严尤就放心了。”
说完,太中大夫严尤有些沮丧地走了下去。
听到王莽拒绝严尤建议这个消息,大司空王崇,也开始忧虑不安起来:
“真是权利害人啊!
严尤大人是安汉公大人的同窗同学,亲密战友,可是严尤大人的忠言,安汉公大人也不愿意听取,不肯接受。我王崇与安汉公大人一向疏远,还能够怎么样呢?
高官厚禄不可恃,荣华富贵不可依。
如果我不识时务,不急流勇退,为自己留条后路,恐怕难免不落到大司农孙宝的结局。”
元始元年(公元1年)三月二十一日,为了明哲保身,避免激怒王莽及其亲信,大司空王崇顺应形势,上书太皇太后,称病,辞去大司空职务。
大司马王莽暗自高兴,迅速答应了大司空王崇的辞职请求。
大司空王崇很快被皇帝下旨,免去了大司空官职,退休回家。
元始元年(公元1年)四月十六日,皇帝刘衎任命王莽的亲信左将军少傅甄丰,为大司空;任命右将军孙建,为左将军,光禄勋甄邯为右将军。
王莽掌控大汉朝廷朝廷的格局更加稳定。
不久,右将军甄邯,提醒王莽道:
“大司马大人:
如今大人虽然已经政出其身,但天下人未必心服口服。甄邯以为,大司马大人宜广施恩惠,封赏宗室侯王,功臣贵族,笼系人心。
如此,定然人心归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右将军大人的意见很好,莽虚心接受。”王莽赞同右将军甄邯的意见道。
不久,根据大司马王莽的建议,大汉太皇太后陛下和皇帝下旨,大肆封赏诸侯。
代孝王刘参玄孙的儿子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江都易王刘非的孙子、盱台侯刘宫,被立为广川王;广川惠王刘越的曾孙刘伦,被立为广德王。
除了封赏宗室侯王以外,大汉朝廷还大肆赏赐汉王朝兴起以来的大功臣周勃等人的后裔周共等人,让他们继承祖先的爵位。
开国功臣后裔,前前后后被朝廷封为列侯及关内侯等爵位的人数,总共达到了一百一十七人。
受到封赏的宗室侯王、功臣后裔,都知道朝廷的封赏,是来自于大司马王莽的决定。
受到封赏的宗室侯王、功臣后裔,自然对大司马王莽感激万分,忠心拥戴王莽的贵族更多了。
然而,好运不会总是眷顾着同一个人。
一直顺风顺水的安汉公王莽,面临着担任大司马,执掌大汉朝政以来的最严峻的一场考验。
元始二年(公元2年)刚刚到来,从汉王朝全国各地,就纷纷传来了噩耗。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很多郡国,都发生了多年未遇的大旱灾、大蝗灾。
尤其是北方青州等地的灾难情况尤其严重,地方官吏再也难以隐瞒灾情了。
天灾频繁,粮食颗粒无收。受灾郡县的百姓,无法求生,只得离开自己的家乡,扶老携幼,四处逃荒,向全国各地郡县逃亡。
就连京师长安,也受到了难民潮的影响。长安三辅,聚集着大批拖儿带女、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难民。
全国的赈灾形势,变得异常严峻。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酿成全国的变乱,一发不可收拾。
安汉公、大司马王莽,焦头烂额,整天为赈济难民的事情忧心忡忡,苦思良策。
王莽的同窗挚友太中大夫严尤,也没有一刻闲着,积极为王莽出谋划策,帮助王莽克服危机。
这一天,大司马府里,大司马王莽与太中大夫严尤等亲近大臣,又认真商讨了起来。
大司马王莽忧形于色,有些束手无策地对太中大夫严尤言道:
“严大人:
近些日子以来,天灾频繁,国事不顺,吾是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吾整天为天下百姓忧虑,担心饥民聚集京师,酿成变乱。
严大人,你一向足智多谋,主意颇多,你可有什么妙策指教巨君的?”
王莽态度诚恳,十分虚心地询问太中大夫严尤道。
“大司马大人一心为百姓着想,为朝廷着想,严尤十分钦佩。
如今,朝廷危机四伏,饿殍遍地,人民流离失所,令人伤悲。
但危机之中,也潜伏着极大的机遇。就看大司马大人的应对如何了。”
严尤似乎胸有成竹地侃侃言道。
“请问严大人,有什么可以指教吾的,王莽一定虚心接受。”王莽的态度更加诚恳。
“俗言,欲正人,先正己。如果大司马大人率先垂范,下令节省开支,减轻赋税,并组织众筹,赈济饥民,则皇室宗亲、皇亲国戚,定会群起响应。
如此,定能拯救饥民,安抚人心,稳定天下。
待此次灾害过去,来年粮食丰收,必然能够转危为安,安定社稷。
只有如此,大司马大人中兴帝国的宏伟抱负,报国之志,才有可能实现。
近些年来,土地兼并越发严重,天灾频繁,赋税沉重,无辜的贫苦百姓,为了一家生存,卖儿卖女的情况时有发生,惨不忍睹。百姓怨怒不止,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形成燎原之势。
如果权贵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吝啬自己的资财粮食,或者趁机哄抬物价,发国难之财,严尤私下担心,饥民无路可走,为求活路,大肆抢劫,酿成变乱,那就大势已去。
大司马大人的报国之志不能够实现不说,大司马大人还可能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王莽听了大惊,赞同严尤的意见道:
“严大人所言,并非危言耸听,王莽心里十分清楚。
土地兼并,奴婢问题,钱币改革,赋税征收,宫廷朝廷收支等诸多问题,王莽一直在苦思良策,图谋改制。然而,改制阻力重重,王莽一直不得要领。
如今,灾难频繁,饿殍满地,救灾是朝廷当前的当务之急。吾只有将改制问题,暂时搁置,度过当前的危机才是。
多谢大人指点迷津,吾立刻进宫,禀告太皇太后陛下知道,与太皇太后陛下一道,商讨具体措施。
再次多谢严大人的教诲,王莽不胜感激。”
王莽知道救灾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不肯耽搁,与严尤告辞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前往长乐宫,将灾情禀告给太皇太后知道。
太皇太后听了,也是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王莽见状,急忙建议太皇太后道:
“太皇太后陛下:
如今,旱灾、蝗灾异常严重,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不安,社稷危急。
为今之计,只有收紧开支,轻徭薄赋,减免赋税佃租,开仓放粮,赈济饥民,才能够躲过一劫,转危为安。
如果朝廷颟顸应对,对百姓的灾难不闻不问,甚至继续搜刮盘剥百姓,恐怕将激起变乱,扰乱天下。到时,就难以收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