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启元之死 (第1/2页)
天启崇祯年间,明朝有一千多个驿站,保持着两三万驿卒的规模,当收到八百里加急公文的时候,整个驿站系统所有人不能休息,24小时为这“八百里加急”服务。
跑一次累死好几匹马的情况太多了,按照这种速度,八百里的路程两到三天就能跑完,即便是从北京到昆明,一个月怎么也都把公文送到了。。
云南沐王府里,一名50岁的妇人正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做着这辈子最激烈的心理斗争。
她是宋氏,现任黔国公沐启元的生母,黔国公府地位最高的人,她算着时间,在皇上收到她的信件后,她又等了一个月,也没等到皇上的回信,这打破了她心中最后一点侥幸。
此时此刻,她左手边放着一枚剑佩,右手边是一小包折起来油纸包。
“娘,你叫我!”
屋外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一个二十来岁,肤色偏黑的武将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他就是现任黔国公沐启元。
宋氏不着痕迹的收起右手边的油纸包,藏于袖中,拍拍身边的木凳,“我儿来啦,坐吧。”
沐启元答应一声,坐到母亲身边,“娘,你叫我来什么事啊?”
宋氏转头看着儿子略显苍老的面庞,脸上露出疼爱之色,眼中光彩一黯,锤了锤自己胸口:“最近娘这胸口总是闷得慌,你又忙着预备起兵北上的事宜,娘这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元儿,娘听说建州女真野蛮凶悍,打起仗来不要命,这场仗你又把握么?”
“这点娘大可放心,一帮化外蛮夷而已,岂是我沐家将士的敌手。”
沐启元说的信心满满,完全不把女真人放在眼里,却让宋氏心里更加不安,努尔哈赤打了四十多年的仗,就是一头猪打了这么多年也成精了。
宋氏不安的抓着儿子的手:“我儿可有对敌之策?跟娘说说。”
沐启元拍拍母亲手背,起身笑道:“母亲放心,儿已有应敌之策,主要为八字。”
宋氏忙问:“哪八字?”
“正面交锋,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算怎么回事?元儿,沐家先祖每逢作战前都要制定好周全的策略,初战制胜如何?难以攻克如何?哪一队为先锋?哪一队为策应?预计多久结束战争,这些你不能不察啊。”
“哎呀娘,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女真蛮子,哪是儿子的对手,您就在府内好生安养,等着儿子凯旋就是。”
“元儿,此次皇上锐意平乱,所耗钱粮民力都是极大的,若是胜了自然有大功,倘若失败皇上颜面何存?
元儿,你听娘的,四川来的秦总兵就是个能征惯战的将军,你交出兵权,让她指挥大军,待平定建奴的事完了,也少不了我们沐家一份功劳。”
宋氏苦口婆心的劝着儿子,自己儿子是什么材料她太了解了。
平时一本兵书不看,带着一帮酒肉朋友在城里飞鹰遛狗,目下还没开战就如此轻敌,哪担得起如此大任。
若让他领兵,则出征的将士必将尸骨无存,世上又要多添多少孤儿寡母了。
宋氏越这么说,沐启元越听不进去,愤愤不平道:“母亲何故长他人志气堕自家威风,秦良玉挂着个总兵衔,可终究不过一老妪。
你儿子我出身将门,久经战阵,还不如她一个老妪吗?”
“元儿。”
“好了,不要再说了。”沐启元抬手道:“秦良玉派人邀我赴宴,娘,我先走了。”
“留步!”
宋氏招手唤过一个侍女,不动声色的将袖中纸包送到侍女手里,“去拿吧。”
侍女福了福,不久端着一壶字酒走进屋内,宋氏起身为儿子甄酒:“以往你父亲出征前,娘都会给他一杯壮行酒,如今你父亲不在,这杯酒该由元儿你来饮了。”
说着将酒杯送到儿子面前,沐启元不废话,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酒水刚下肚,沐启元两眼瞪的溜圆,体内一股热血上涌。
他觉得眼前都模糊了,眼前的宋氏变成了两个,他摇了摇头,眼前才清楚些:“好撞头的酒。”
然而,面前的母亲捂着嘴,两行清泪顺着面庞滑落,沐启元顿觉不妙,体内仿佛有火在烧,四肢百骸的力气消失的无影无踪,脚下一软倒在地上。
一手攥着胸口,一手伸手向母亲寻求帮助。
宋氏哭泣着道:“元儿别怪娘,你的性子早晚会为家族闯下大祸,沐家百年基业不能毁于你手,酒里加了蛇王毒,很快你就不会痛了。
你走后,娘会让天波为家主,你放心的去吧。”
沐启元嘴唇翕张,想说什么,可脖颈像被人掐住,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宋氏决然回身,沐启元 望着母亲的背影,眼中生机逐渐涣散,直到彻底黯淡。
侍女过来探试鼻息:“主母…”
宋氏敛去脸颊的泪水,回过身时又恢复沐家主母的威严庄重,“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我们走。”
史书记载宋氏害怕儿子为家族惹祸,下毒将沐启元毒死,将他未满十岁的儿子沐天波继承黔国公爵位。
……
“沐启元死了?真的假的?”
昆明城以北5里处是川军驻地,中军大帐内传出一道男子不可置信的惊呼。
大帐内,一个老婆婆据坐在帅案后,她身穿蓝缎平金绣蟒袍,一头花白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黑发,用发箍随意箍起披散在脑后。
她叫秦良玉,今年51岁,是明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女将军,也是功勋最卓著的那位,放眼历史长河,她也是一颗赫赫闪耀的将星,一生功勋不比汉唐时期的名将差。
此时她手里攥着一本兵书和案前两侧的武将们一样凝神思索,发出惊呼的是她左手边的一名银甲白袍的将军。
银甲将军身高一米八几,虽已三十出头,但面如冠玉、双眸如电,端的是相貌堂堂。
他叫马祥麟,秦良玉之子,先祖乃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三国时期猛将马超。
曾随母亲秦良玉奉调奔赴辽东,因其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
相貌堂堂,允文允武,只可惜他的左眼在战斗中箭,赵子龙成了夏侯惇,戴着眼罩,破坏了整体形象,但眼睛受伤后,也有独眼马的称号。
马祥麟对帅案前的黔国公府仆人命令道:“你说真的?你们黔国公前日还好好的,与我家大人相约今日议兵,怎么说没就没了?”
过来传话的仆人也纳闷呢,早上还看着沐启元跟管家商量要再娶一房,中午就死了,真是邪了门了。
他对左右众将道:“小的不敢欺瞒各位军爷,我家国公爷真死了,小的来时府上下人都上街购置白绫白烛,我家主母派的小的来一是传信,二是请秦大人进城议事。”
秦良玉官职是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称呼大人更为妥当。
马祥麟对秦良玉抱拳道:“大人,让末将代您去吧,不管沐启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凭我胯下战马,手中战剑,都能应付。”
秦良玉丝毫不为所动,看向仆人:“我问你,你家国公病逝前可曾有些反常举动?”
“回大人,一点没有啊。”
“你们可曾看见你家国公的尸身?”
仆人摇摇头:“不过小的听人说,国公爷是在主母房里暴毙而亡,再详细的小的就不知道了。”
秦良玉嗯了一声,从矮座上站起走到仆人身前,面对秦良玉高大的身躯,仆人顿感压力,卑微的低下头去。
根据后世测量,秦良玉的蟒袍就长171厘米,所以秦良玉的身高一米八六,不光是在古时代,就算是放到后世,她的身高也能碾压一大批男人。
秦良玉道:“你回去告诉你家主母,本官明日自会拜访,去吧。”
“是。”仆人忙不迭的退出去后,秦良玉对众将道:“都退下吧,马宣慰留下。”
“是。
朱由检给她下密诏的事,只有她跟马祥麟知道,带众将退去后,马祥麟肃然道:“娘,这其中肯定有诈,咱们还是别去了。”
虽然这事从里到外都透着诡异,但秦良玉有自己的打算:“瑞征(马祥麟字),你换身衣服扮作百姓混进城内,看看城里是否真如那个仆所说,沐启元之死的事已经传开。
然后再去一趟巡按衙门去见余瑊大人,让余大人先去拜访一下黔国公府。”
昆明城里,任何人都可能与沐启元同流合污,唯独差点被沐启元拿炮轰死的余瑊不可能。
“是。”
……
天黑之后。马祥麟回来了:“娘,看来此事应该是真的,余大人亲自去看了。亲眼见到沐启元的尸体,黔国公府已经布置好了灵堂,孝幡白幛也都挂好了。”。
如此一来,秦良玉心里有底了。
第二天中午,秦良玉带着马祥麟以及他的两位弟弟秦民屏、秦邦彦与一队亲兵进入昆明城。
来到黔国公府前,这里果然如马祥麟说的那样 , 丧事的布置都已准备妥当,国公府门前的空地上停着许多轿子,其中就有巡抚衙门、臬司衙门、巡按衙门的官轿。
大人们已经进去了,轿夫们一边喊着让前面的人让路,一边把轿子挪到宽敞些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