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册封 (第1/2页)
周瑜这重重的一叩,让围观的诸臣无不惊羡。
这可是凤鸣有史以来第一颗星光勋章!意义非凡!
周瑜,当之无愧!
孙策是发自内心的为自己的好兄弟高兴。
更是为凤鸣有秦骁这样一位明主而欣慰。
如此明主良将,凤鸣何愁不兴?
将最重要的左右丞相以及大都督敲定后,接下来便是诸位将军以及六部三司。
看着郝昭那副期待的样子,秦骁哑然,在场诸将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中显然是十分在意。尤其是对潘凤、徐久忠这样的武将而言,官职荣誉,俨然最为重要!
但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下,秦骁却并没有优先封赏诸将,而是先公布的六部三司的人选。
“凤鸣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三司则是器、医、国文。”
“吏部尚书,主官员吏治,由徐庶负责。”
“户部尚书,主民生财户,亦由徐庶代管。”
“礼部尚书,主祭祀礼仪,由马良负责。”
“兵部尚书,主战备韬略,由高顺负责。”
“刑部尚书,主刑法策论,由留名负责。”
“工部尚书,主修缮制造,由马钧负责!”
……
除开六部之外,便是三司。
“器司,主兵械研发,由黄月英执掌,马钧协同。”
“医司,主药理事务,由许不语负责。”
“国文,主教育编策,由王朗和郭嘉两位丞相代掌,直接与朕对接。”
得到任命的诸臣纷纷行礼谢恩。
尤其是徐庶。
身兼吏部和户部两职的他,除开兴奋之外,更多的是惶恐和忧虑。
他并不是谋权之人,身居高位首先思考的,是自己如何能够妥善处置这两个部门,不负主公的信任。毕竟吏部和户部意义重大,前者直接管控凤鸣大小官员,后者更是直接牵扯到国库财政收支,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凤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徐庶必须慎之又慎。
似乎是看到了徐庶的忐忑,秦骁笑着道。
“元直,景兴和奉孝可是其中好手,日后政务上有什么拿不准主意的地方,只管请教!不必惶恐,朕对你有信心!”
徐庶是一块璞玉。
他或许天资不如郭嘉和周瑜这般异秉,可贵在勤奋刻苦。
若是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成为一名像荀彧那样的王佐之才。
秦骁让他身兼两职,不仅仅是因为如今人才短缺,更有一种想要培养他,将来委以重任的心思。
闻言,徐庶越发感激涕零。
他又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心中已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向王朗郭嘉请教,绝不能让主公失望!
文职任命之中,唯一出人预料的便是高顺。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觉得高顺应当会和郝昭他们一起,在武将那一列,统兵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