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使团的事,暂时画上句号 (第1/2页)
捧着茶盏呆愣了许久,赵弘羽才终于从思绪中缓过神。
心绪久久沉寂在‘赵国朝堂连假使者都不敢惹’的震惊当中,以至于赵弘羽都没有发现,手中的茶盏,早已没有了丝毫热乎气。
“呼~”
“可真是……”
神情满是唏嘘的发出一声长叹,赵弘羽便仰头对赵墨苦笑一声,旋即将手中茶盏放回了矮几之上。
见赵弘羽这幅神情,赵墨也是稍整面容,略带戏谑的朝赵弘羽一笑。
“怎么?”
“这就退缩了?”
“方才,是谁叫嚣着‘若要战,那便战’,还让本王送回魏使,以作废此次魏—赵交涉的?”
话道出口,见赵弘羽仍旧是苦笑连连、摇头不止,赵墨的神情,也不由得严肃了起来。
“羽儿。”
“蒙恬、魏奚二人此番来使,虽然并没有得到魏王诏谕,但三叔可是看过了:此二人带来的魏王手令,确实不假!”
“事已至此,依三叔之见,蒙恬、魏奚二人折返魏国之后,魏王大概率会放出‘蒙恬、魏奚是奉密诏出使’的消息。”
“至于对二人的惩戒,则会放在私下,寻个其他的由头。”
说着,赵墨望向赵弘羽的目光,便愈发郑重了起来。
“如此一来,大赵对魏国使团的态度,可就至关重要了啊……”
听闻赵墨这声语调满是沉重的提醒之语,赵弘羽也终是止住面上苦笑,绷紧嘴唇,微微点了点头。
赵墨话里的意思,赵弘羽自然是明白。
甚至不用赵墨开口,赵弘羽心里也很清楚:魏国使团此次前来,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与使团,究竟有没有得到魏王的指派。
原因很简单:无论魏王有没有指派使团,也无论魏王是明颁诏谕,还是布下密诏,乃至于根本就没有做出‘派使者去赵国’的委派,对于赵国而言,这个问题的关键都只有一个。
——魏国使者带来的魏王手令,究竟是不是真的!
只要手令是真的,那无论使团是奉旨前来,还是私自前来,都意味着使团从踏上赵国国土的那一刻开始,就天然成为了魏王的代言人!
对于私自出使的儿子和上柱国,魏王就算有惩罚,也必然会放在私下;在外人,尤其是在他国面前,赵王必然会护犊子。
若是此番出使,蒙恬、魏奚二人果真从赵国敲诈来一块领土,那魏王甚至很可能非但不怪罪二人,反而会对二人大行封赏,顺便帮二人擦好‘无诏私自出使他国’的屁股!
所以,赵国君臣根本不需要考虑使团的来路是真是假,只需要以对待魏王本人的态度,来对待魏国使团即可。
而在片刻之前,作为赵国使团代表的赵王嫡长子、赵淮西王赵弘羽,代表整个大赵,毫无遮掩的对魏国使团表达出了满满的敌意。
换而言之:等蒙恬、魏奚二人回到魏国之后,魏王心中,必然会生出‘赵国对魏国有很强敌意’,乃至‘赵国根本不把寡人看在眼里’的结论……
“三叔的意思……”
强自将思绪从十万八千里外拉回,赵弘羽只深吸一口气,旋即神情满是严峻的看向赵墨。
“三叔是想问羽儿,除了面呵魏使、作罢此次交涉之外,于日后之事,可有盘算?”
语调满是落寞的道出此语,几乎是在赵墨沉沉点下头的同一时间,赵弘羽便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