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圣像伏拜 (第2/2页)
魏大人坐轿坐得腰疼,此时正在书房让几个丫环给他捏腿捶背,向一旁管家吩咐道:
“哎,回头让张木匠来看看,这轿子怎么得改一下,既不能逾制,又能坐得舒适安逸。”
“是,老爷。”
外面小厮来报:“老爷,陈公公来了。”
“哦,快扶我起来。”
几个丫环连忙扶起魏大人,整理衣冠,戴好官帽。
紧接着,陈公公手拿拂尘,迈步进来。
魏时兴堆起笑容,伸手抱拳:“原来是总管大人大驾光临,快快请进。”
急忙吩咐道:“快,快总管大人沏茶。”
之后又补充一句:“最好的那罐明前茶。”
陈公公面色平静,摆手说道:
“魏大人不必客气,老奴此来,有皇上口谕。”
在魏时兴惊讶和紧张的面容下,缓缓开口说道:
“陛下口谕,魏大人接旨。”
魏时兴连忙扶起长衫,跪下接旨。
陈公公清了下喉咙,开口朗声道:
“尚书令魏时兴,不能戢下,致寇猖獗,自去堂前罚跪,天明方可。钦此。”
“罪臣遵旨。”
魏时兴接旨起身,拉着陈公公问道:
“总管大人,不知皇上观阅奏折,意下如何?”他所问的,自然是罗正勋上奏折的事。
陈公公收起严肃面容,推开魏大人的手,扶起长袍坐下,慢悠悠说道:
“做臣子的,岂能妄自揣测朕心,你等着便是了。”
“总管大人教训的是,老臣糊涂了。”
说完负手在后,给管家招手,管家会意,立即转身出去,拿出送礼锦囊,在里面放了一千精金,放置托盘上面,差人端着托盘,呈了上来。
魏时兴一推托盘,满脸堆笑,朝中还有谁能让魏大人如此谦和,非陈公公莫属。
“总管大人远道而来,实在没有什么礼物相送,只是略备薄礼,还望陈公公一定收下。”
陈公公知道这是跑腿费,收下也不算坏了规矩,不然也不会眼巴巴地跑来宣旨,随便遣一人来就好了。
拿起托盘上的特制锦囊,入手即知道分量,收在袖内,面色和悦:
“魏大人不必客气,可取蒲团跪于圣像之前,以慰圣心。”
“多谢总管大人指点,还望陈公公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陈公公不置可否,带着随从离去。
很快便回到皇宫,快步来到后花园,见到皇帝和皇后正在下棋,也不多言,垂手站在皇上身边。
大泽天子多年来习惯陈公公侍候在旁,看了他一眼,问道:“传旨了吗?”
“回皇上,已经传旨让魏大人跪下了。”
皇帝捡起一颗棋子放下,又说道:
“这些臣子们,个个养尊处优,不思文治武功,刻苦修炼,提升修为,反而是流连人间享乐,再这样下去,一个个全都废了。”
韦皇后提起长袖,掩面一笑,又端正坐姿说道:
“皇帝陛下尽说臣子,自己不是一样,自从登基之日算起,这么多年,修为又精进多少?每日总是沉迷酒色之间。”
大泽天子见皇后第一次说出这等言语,诧异不已,丢下棋子,冷哼一声。
之后陛下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细想这么多年,的确如皇后所言,大道难有寸进,难道是玩得太过了吗。
陛下负手抬头,目视远方,细细算来,朕自登基以来,还算勤勉和克制,玩得不过啊。
昨晚才几个人?和前朝老国王比起来,似乎不到一半。
韦皇后默默叹息,借此机会,也是说出多年来的心声,希望皇帝能明白她的一番苦心。
大泽天子略微思索一阵,又看了韦皇后一眼,嗔道:
“还不是你,这等模样,当真祸国殃民。”
韦淑彤闻言大惊失色,心中便感到委屈,陛下居然怪罪于她,心中越想越不平,指着皇帝说道:
“邱弘绪,你说什么?”
大泽天子也不退让,指着对方说道:
“你看看自己,倾国倾城,天下绝色,长腿丰腴人间最胜,说我沉迷酒色,你当罪魁祸首。”
韦皇后气得身子颤抖,伸手便要来抓。
邱弘绪身形闪动,早已经来到皇后身后,一把将其抱住,呵斥道:
“今日定要叫你求饶。”
皇后翻手探出,要挣脱怀抱,无奈对方双手如铁箍在胸前,不能移动半分,随后手臂被其反制,夹在腋下,双手在她胸前乱抓。
啵的一声响,邱弘绪腋下仿佛受到重击,不由得放开了手,韦皇后趁势翻身,长腿微微张开,细腰扭动,如魅影一般,骑在皇帝腰间,哈哈一笑:
“怎么样,为了破你这招腋下夹击,本娘娘苦思多日,如今果然得手。”
邱弘绪大骂:
“你耍赖,用了真经上面的功夫。”
陛下在登基之前是前朝国师,修为通天,皇后自然不是其对手。
如今被韦皇后违规使用《大罗龙象真经》藏劲于手腕之处,委实没有想到,当即中招。
现在被娘娘骑在后背成何体统,当即骂道:
“放肆,快给朕滚下来,磕头请罪。”
韦皇后被这一声呵斥给唬住了,以为陛下真的生气,分开双腿,跳了下去,身形未稳,又被邱国师翻身上马,制住双腿。
皇后怒吼道:“你赖皮。”
左右仆人见皇帝陛下和娘娘又打起来了,早已在凉亭四周围好幔帐,以让陛下尽兴。
陈公公知道陛下略占上风,娘娘恐遭不测,急忙招呼几个太监退走,却听见身后皇帝传来一声旨意:
“传令下去,召集百官,明日殿前议事。”
陈公公急忙躬身回头,拜伏在地:“奴才遵旨。”
随后又听见皇后求饶的声音,急忙起身招呼小太监们快速离开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