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问话看准对象和机会 (第2/2页)
提问要掌握时机效果才佳。两个过去很要好的朋友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互相询问:“你们单位待遇怎样?你工资多高?谈恋爱了吗?”显得既亲热自然,又在情理当中。但是,如果一位姑娘经人介绍与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小伙子在公园见面。俩人准时赴约了,沉默了一会儿,姑娘抬头问:“你谈过恋爱吗?工作轻松吗?工资多少?”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4?提问要注意措辞
例如,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到主持人这样提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很好听,但效果很不好。十有八九,与会者会半天不出声。高见?众目睽睽,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等呢?就算是有高见,谁又好意思先开口呢?这说明了提问的措辞不佳。如果你问:“各位有什么想法呢?”恐怕效果会好一些。又如,你到酒家或饭店点菜,切忌这样问:“这鱼新鲜吗?”这种问法是很不艺术的。新鲜也罢,不新鲜也罢,对方反正会说新鲜的,结果,真要不新鲜,吃亏的恐怕还是你自己。
如果你开始这样问:“今天有什么好菜吗?”那就等于说,不管什么菜,只要好便行。这样问来,既表示你谦虚,又显得你大方,酒家或饭店的招待员自然会把最好的新鲜菜肴介绍给你。再如,妻子偶尔回家迟了一个小时,刚进家门,丈夫就气呼呼地责问:“怎么晚了一个小时,到哪儿鬼混去了?”妻子反唇相讥:“和情夫逛大街去啦!怎么着?”一场夫妻大战就迫在眉睫了。如果丈夫换一种措辞,换一种语调,殷勤地从妻子手中接过提包,面带笑容问道:“累了吧,是不是……?”妻子自然会把回家晚了的原因解释清楚。注意措辞,实际上是提问时努力营造一种亲切友好,轻松自然的气氛,有利于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
篇末点睛:
提问是一门艺术,必须根据采访对象地位、年龄、信仰、境遇乃至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这样,你才能主导整个采访过程。
——法拉齐(意大利著名女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