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好友来访 (第2/2页)
准备妥当后,周兴便开始点火起锅,倒入适量的菜籽油。
锅底的油微微冒烟时,他把准备好的姜片、葱段、蒜末一股脑儿丢进锅里。
瞬间,厨房里响起“噼里啪啦”的声响,浓郁的香味迅速弥漫开来。
紧接着,周兴将处理好的小龙虾倒入锅中,小龙虾刚下锅时还在挣扎,随着油温升高,渐渐没了动静,虾壳也由青变红。
周兴快速翻炒,待小龙虾均匀受热后,依次加入一大勺豆瓣酱、适量的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每加入一种调料,他都迅速翻炒,让调料的香味充分融入虾肉。
锅里的颜色变得愈发诱人,小龙虾被浓郁的酱汁包裹,色泽红亮。
随后,他倒入半瓶啤酒,让啤酒没过小龙虾,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在等待的时间里,周兴不时揭开锅盖查看,浓郁的香味从锅里溢出,引得几位好友频频探头张望。
大约二十分钟后,周兴打开锅盖,汤汁已经变得浓稠,小龙虾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变得更加入味。
他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和白芝麻,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麻辣小龙虾就出锅了。
周兴端着满满一大盆小龙虾走进客厅,瞬间,众人的目光被吸引过来,纷纷围坐在一起,桌上早已摆好了白沙啤酒。这是梅丹刚才抽空去村里的小卖部临时买来的。
周兴抓起一只小龙虾,轻轻一剥,鲜嫩的虾肉就露了出来,他蘸上浓郁的汤汁,放入口中,麻辣鲜香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散开。
虾肉紧实弹牙,麻辣的口感刺激着味蕾,让人欲罢不能。
众人也有样学样,照着周兴的示范动作,开始吃了起来。
大家一边吃着小龙虾,一边喝着冰爽的啤酒,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
“周兴,你这厨艺绝了啊!这小龙虾比外头馆子做的卤牛肉还好吃!”梅丹一边吃着,一边竖起大拇指称赞。
“不敢当,各有各的味道罢了。”周兴笑着摆摆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吃好喝好之后,诸位同学便相约离去,周兴将众人送出村口,才转身返回。
这个时候,天色已近黄昏。
先前同学们吃吃喝喝时,弟弟周隆、妹妹周珊虽然也分到了几个,但客人在场,总得谦让一些,二人都感觉没有吃尽心。
他们俩便缠着周兴,一齐央求道,“好大哥,反正家里虾子多,都是免费得来的,不需要花钱买,要不就再做一锅解解馋?”
“什么话?”周兴笑骂道,“小龙虾是不需要花钱买,但这些作料难道不需要花钱买,我这付出的劳动不算成本?”
“那我们还帮你搬动桌椅,收拾碗筷呢。”周珊噘着嘴,不服气地说道。
“而且,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也应当做一锅,让爸妈都品尝品尝吧。”周隆贼眉鼠眼,旁敲侧击道。
“也罢,我就再辛苦一回吧。”周兴同意道。
两世为人,他还从来没给父母亲做过一次饭菜,今天倒是可以显露一下身手。
他撸起袖子,果然又做了一锅麻辣小龙虾,色香味俱全,让弟弟周隆垂涎不已,连口水都流出来了。
这时候,父母亲也已各自挑着一担棉花回家了。他们俩早出晚归,确实非常辛苦。
今年的棉花收成还好,每亩籽棉产量预估超过四百斤,但因为棉花的收购价不高,籽棉价格每斤才两块多钱,扣除各种成本,每亩棉田的纯收入不到五百元钱,家中分到了六亩责任田,全年收入三千块钱封顶。
以这点收入,供养三个孩子读书,确实非常吃力,这也是为什么家中欠了将近一万元外债的缘由。
看到周兴煮了一锅小龙虾,又摆上了啤酒,周大生、陈六福二人,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心中暗叹道,“这个败家子儿,手里有点东西,就立马霍霍掉了。”
等到他们上桌开吃,却又忍不住赞叹道,“真香。”
“你从哪里学到的这个手艺?”陈六福疑问道。在她的印象中,周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务活也没做多少,什么时候这么勤劳能干了?
周兴总不可能说自己是穿越而来,便撒谎说道,“这都是县城里的大排档老板教我的,他也是为了推广小龙虾文化。”
“贪吃就贪吃,还扯什么文化?”周大生撇嘴说道。
众人正吃得高兴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周老板在吗?”
“请进,请进。”周大生连忙站了起来,他还以为对方是来找自己的。
等到对方表明身份,说清楚意图后,才知道是来找周兴的。
“梅老板打算中秋节那天做五十大寿,摆五十桌酒,要求每张酒桌上,再加一道麻辣小龙虾。合计需要多少虾子,需要准备哪些作料,我这里都是一头雾水。我便干脆把这个任务,分包给你好了,总计需要花费多少钱,你这里报个数,只是数字不是太离谱,梅老板那里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来人是镇上的大灶师傅潘有田,他年轻时曾在星城学过厨师,返乡后又结合本地食材,擅长制作红煨八宝鸡、翠竹粉蒸鱼、银针鸡片、姜辣蛇等菜肴,颇受食客好评。
但这小龙虾属于新开发的食材,他一时间心里没底,又听说梅老板的儿子梅丹,是在周兴家里吃过麻辣小龙虾后,才提议寿宴上多备这道菜的,他便干脆求到了周兴这里,鼓动周兴亲自出马,也好方便他在一旁偷师学艺。
潘师傅的这点心机,周兴可谓心知肚明。
但小龙虾的各种做法,本就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周兴也无所谓,便当场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