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 > 第10章 乡镇集日

第10章 乡镇集日 (第1/2页)

五十桌酒席,少说也得需要一百斤小龙虾,但考虑到梅老板的阔绰和大气,怎么都要弄得丰盛一点,周兴便预估了一百五十斤这个数字,并以此为依据,从潘师傅手中,当场拿到了四十五元全付款,充作诚意金。

梅老板做五十大寿,临时给酒席加餐,当然有向周兴示好之意,也可以让他儿子梅丹从这起校园霸凌事件中脱身,以免受到任何牵连。

做生意的人,讲究的是谁都不得罪,尤其是不能得罪周兴这种刺头。

要不然,他到处哭诉,说梅丹在校园里仗势欺人,看不起贫苦农民,影响到了目标客户的基本盘,梅老板的这个化肥生意,可能就不如以前好做了。

梅老板借了潘师傅的手,给钱给得大方,周兴也拿得理直气壮。

此外,周兴在寿宴那天,前往现场帮厨,还可以拿到三十块钱的佣金。

不过,按照规矩,这个需要等到寿宴结束后,才能正式结算。

送走潘师傅后,周大生、陈六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今天累死累活,挑回来的那两担白花花的籽棉,都有些不香了。

这门小龙虾生意,确实可以做起来啊。

周大生便打算,明日一大早,先不去田地里干活了,还是先到村里沟渠中,捕捞一波小龙虾回来了再说。

至于家里的水缸和水桶,都装满了小龙虾,这倒不是问题。

周大生花了五元钱,连夜从村民袁天岳家中,买来了一口破缸。

这口水缸最上面,破了一道大口子,影响了美观,也不能蓄满水,但其余地方都没有问题,用来临时放养小龙虾,还是勉强可以的。

既然父亲周大生有意接管小龙虾生意,周兴自然乐得放权。

周大生、周隆父子俩,又是齐心协力挪动水缸,又是商量明早去哪里捕虾时,周兴则坐在了饭桌前,拿起高中历史、地理教材,一一翻看了起来。

经过周兴再三确认,他这次穿越,既没有金手指,也没有系统,连《重生于红楼末年》中,类似于周进那种经过时空隧道时脑子被夹了,以至于记忆力大增的穿越者基本福利都没有,这不免让他感到有些沮丧。

“每门课程各有好几本书,都只能重头开始背啊。”周兴郁闷道。

要不是记得明年高考语文的作文真题,周兴都恨不得大骂老天爷不公了。

他对着历史课本念念有声,继而摇头晃脑,随后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最后究竟是谁把他扶上床头的,也完全记不清了。

“大哥,醒醒醒醒,该你闪亮登场了。”周兴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有人在他耳边说道。

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老弟周隆。

“稍等,我马上就好了。”周兴一个鲤鱼打挺,从床头直接跳到地上。

趁着周兴穿上腰靴、戴上手套的间隙,周隆说道,“老爸已经去另一条沟渠捕捞小龙虾了,他让你醒来后,先把地笼网里的渔获收起来。等他回来后,再一起赶往汽车站。”

周兴有点担心,这个老爸连防水腰靴都不穿,贸然下到水里,碰上水蛇了怎么办?

好在今天是周日,明天星期一,周兴需要去上学,没空再管小龙虾这摊子事情,腰靴和手套之类,就可以留给父亲使用了。

今天运气还不错。虽然没能像昨天一样,捕捉到两条大黑鱼,但黄鳝、泥鳅、鲤鱼、鲫鱼等,都各有两三斤。

每逢星期天,是甘草铺镇所有居民赶集的日子。

周兴便打算把这两天的渔获,都拿到集日上卖掉。

黄鳝、泥鳅还好,鲢鱼也还行,多养一段时间无所谓。

但有些鱼类,尤其是那些鲤鱼、鲫鱼,养在自家水缸中,顶多三五日之后,怕是就要挂掉了。

昨天捕捉上来的那两条一斤多重的鲤鱼,看情形就有些不大精神了。

父亲周大生这一趟出去,也所获颇丰,挑回了整整一担小龙虾。

很快,父子俩便如昨天那般,仍旧是每人挑了两水桶小龙虾,走向甘草铺镇汽车站。

老弟周隆也提了半桶黄鳝、泥鳅,及几尾鲤鱼、鲫鱼,跟在后头。

昨天早上,廖司机看到周大生,还有些趾高气扬,今日一见,他却主动给周大生递上了一支香烟,态度好得不得了。

他还问周兴抽不抽,吓得周大生连忙制止道,“使不得,使不得,他还是一个学生。”

廖司机笑道,“现在还是个学生,等到高三毕业,就可以正儿八经地出来挣钱了。周老哥的好日子就快要来了。”

显然,廖司机也在背地里,打听了周兴的相关情况,考虑到周兴的学业成绩和家庭条件,他不认为周兴还能有机会上大学。

周兴只是笑了一笑,并没有解释太多。

四桶小龙虾送上车以后,周大生便赶忙回家了。这门生意对于他来说,毕竟是兼职,田地里的农活显然更为要紧。

周兴、周隆兄弟俩则留了下来,他们在集市上找了一个位置,看能不能把带来的黄鳝、鲤鱼之类,都给顺利卖掉。

“卖黄鳝啊,卖泥鳅啊。”周隆高声叫嚷道。

但他的声音,太过于稚嫩,很快就被集市中的嘈杂声淹没了。

在网购还没有流行的时候,打工热潮也才刚刚兴起,农村常住人口还有很多,每一个乡镇集日,都相当于附近村民的盛大节日。

甘草铺镇是榆州县内的一个大镇,户籍人口将近十万人,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来赶集,也有上万人之多,把整个甘草铺镇,挤得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周隆的叫卖虽然是做无用功,但架不住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总有几个人对周兴手里的渔获感兴趣。

“小伙子,你这黄鳝是不是野生的?多少钱一斤?”有一位大爷问道。

周兴连忙回答道,“整个甘草铺镇,迄今尚没有一家黄鳝养殖专业户,你说是不是野生的?黄鳝这种食材好,它能够调节血糖、补虚益气,对于中老年人,堪称大补神药。每吃一条,便能多活十天。”

“哈哈哈,你这小伙子很会说话。”大爷笑得乐不可支,很痛快地从周兴这里,以每条五元的价格,买走了两条大黄鳝。

“大哥,你好像卖亏了,我听说黄鳝和牛肉差不多,价格都是八元钱一斤。这两条黄鳝,每条都快有一斤重了,怎么都不止五元钱。”周隆在一旁小声嘀咕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