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大唐辟珠记 > 209 第 209 章

209 第 209 章 (第1/2页)

紧闭的门窗之内,轰的一声巨响炸开,仿若天崩地裂,又如雷霆万钧,直震得屋瓦颤颤,簌簌落灰。谁能料到,女巫与疫鬼的战斗竟这般惊心动魄,围观坊民闻之色变,吓得魂不附体,胆小些的更是扭头便逃。

俄而,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股刺鼻的硫黄气味扑面而出,周青阳安然无恙,全身而退。她反手将门关上,立刻命屋主将提前准备好的浸湿破布塞进门窗缝隙,将整座屋子封得严丝合缝。

她掸了掸身上的火药颗粒,朗声对众人说:“莫慌,这只疫鬼已被我除掉,封屋三日,尽除邪气。”围观者皆以敬畏的神情注视着她,四下里鸦雀无声,一时无人敢搭话。

周青阳清楚平民百姓家资微薄,如果让他们焚烧衣物家什,无异于要他们的命。于是借口驱鬼,在有病患离世的室内燃放爆竹,以硫黄熏蒸居处,彻底祛除疫气。

此时烟花仍是东西二都有钱人家的时髦玩意儿,河北民间闻所未闻,单单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巨响就吓得瑟瑟发抖。

周青阳反复叮嘱众人,饮水食物务必煮沸方可食用,否则疫鬼会在里面下毒。

韩筠见识过周青阳的神妙医术,诚心诚意邀请她投入昭义军麾下,出任军医。

周青阳脸色一变,毫不犹豫一口回绝:“我救一个兵,他转头多杀数人,这杀孽要怎么算?”说完扬长而去,不给主将半分面子。

韩筠心道此人必是公主的随从,又猜测或许因有这等高人异士在,公主才能“死而复生”,心中感慨非常。

经过周青阳一番施为,消灭病源、祛除疫气,瘟疫还未来得及扩散,便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宝珠又在中丘县盘桓了两三日,确认病故者不再增多,才收拾行囊再次踏上旅途。

韩都头将城中储备的盐与薪拿出来,紧急赈济给敦业坊。并命人将《热水方》与《盐汤方》刻碑,立在县衙前空阔处,以惠及更多百姓。

这等善举自然引得民间一片赞誉,说书演戏的伶人纷纷将“爆竹驱疫鬼”的奇事与“韩竹”联系到一起,在《错金枝》后掀起了一轮新的戏说。再加上官吏们故意奉承吹嘘,没过多久,女巫灭疫的功绩便被移花接木,算到了本地长官韩筠的头上,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连他本人都阻拦不住。

宝珠听了女冠男戴的街头议论,不禁义愤填膺,为青阳道人抱不平。

周青阳本人却毫不在乎,她骑着青驴,洒脱一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我们当年下山,并不是图这些虚名。如今归隐,更不稀罕这等一文不值的东西。”

她看向杨行简,眼中透着几分疑惑:“那姓韩的不是你指使来帮忙的么,怎么不见你抢着去跟上司邀功?”

杨行简心道他一介京官,若非公主在此,哪里指挥得动藩镇军将。况且上司就在身边,实话是不可能说的。于是他故作淡泊,说道:“扶危济困、救患分灾乃是名士本分,浮名薄利身外之物,没什么好争的。”

听着这些谈论,宝珠陷入了沉默。沽名钓誉是贬词,可她内心深处,却隐隐盼着被人记住,期望被刻在石碑上纪念,甚至奢想青史留名。她不愿默默无闻被人遗忘,或是在戏文中当个衬托主角的花瓶。

这念头太过荒唐,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她在法理上已经是个死人了。

拿着公验,一行人顺利进入成德,距离幽州越来越近。

过了许久,宝珠突然想起街头巷尾的传闻。民间新年元日,爆竹驱鬼是常见的习俗,把竹子放在火中燃烧,发出毕剥声响。

而周青阳所用爆竹发出的声音,可比普通竹节大千百倍。宝珠好奇地向她询问:“那爆竹里头,可是填了火药?”

周青阳微微颔首。

宝珠愈发来了兴致,追问道:“那东西究竟是什么原料所造,竟能有如斯威力?”

周青阳脸色一沉,语气生硬地反问:“你打听这干什么?”

宝珠瞥了一眼她的义肢,不紧不慢说:“我在你家院子里看到一尊破丹炉,想要破坏那么厚的青铜器皿,恐非人力所能为。这一路走来,我只见过执火力士罗头陀摆弄这些东西,想必与道长有些渊源。”

周青阳见她如此敏锐,颇为欣赏,便如实相告:“硫黄熏蒸用于驱除疫气、瘴气功效显著。多年前,我研究硫黄伏火法时,无意间配出一个丹方,当时就炸飞了一只脚。这东西既能着火,又是药物,所以我命名它为‘火药’。”

宝珠闻言一愣,没想到这神奇丹方竟是周青阳所创,且初衷是为了救死扶伤,甚至为此付出了肢体代价。青阳道人不仅是良医,又身兼巫祝与方士的本领,其博学多识与陈师古不分伯仲。

周青阳顿了顿,又神色凝重地补上一句:“至于配方,天机不可泄漏。”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倘若这丹方流传出去,日后因此伤亡的人,恐怕会比她一生救治的患者多得多。

韦训在旁插嘴:“这么说,师父的火药方子,是从师伯这里抄走的。”

周青阳颇有些悔意:“当时他无所事事,晃到我这儿学医,觉得有趣,便拿走当玩具耍了。”她瞥了一眼韦训,心道当时师弟比这孩子还小几岁,仍是顽童心性。谁能料想多年后,天纵之才竟落得发疯自毁的下场。

因在中丘县成功压制了瘟疫,一行人都觉得意气风发。进入成德镇后,不自觉对疾病与环境格外关注。

这一日刚在旅店落脚,便听见外面传来喧喧嚷嚷的人声。十三郎跑出去看热闹,回来向宝珠报告:附近有个孝子,因母亲生病,要割股奉亲,四邻八舍都赶去观看。

杨行简感慨:“腿上割去一大块肉,稍不留意伤口溃烂,一条腿就废了,这孝行虽感人肺腑,却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相悖,有违天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