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 第471章 年前光景

第471章 年前光景 (第1/2页)

李幼白脑子里装着各式各样琐碎的筹谋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坐在马车里,听着木轮滚过青石街巷辘辘作响,辗转停在某家裁缝铺前。

她收起思绪缓步下了马车,李幼白仰头打量左右片刻,彼时的布行生意都普遍不错,进出选料的主顾不少。

当然,此类就属于当代的经济问题了,李幼白向来是不懂做这些东西的,不过毕竟她和林婉卿相熟,平日里接触时听过不少信息,耳濡目染,仔细去想便又能看清一点表面现象。

许多年前,韩国还是韩国,商道不通,使得东方布行世家难以进入韩国布行市场,林家大房也就是林婉卿夫婿昏迷在床,除开那段时间生意上有明显亏损,等到林婉卿掌控林家后又转亏为盈。

她有着最为厉害的三板斧,第一斧劈向百姓,专做"三更布",这种粗棉混麻的料子耐穿耐磨,染成靛蓝、鸦青、土黄三色,市价压得比米铺糙米还贱。

她让织工在布边织出"林"字暗纹,乡野妇人赶集时都念叨"林家布,三更织,鸡鸣卖,铜钱落袋听得响"。

三年光景,顺安城郊外二十里桑田全改种了林家签死契的吉贝棉。

第二斧劈向贵人钱袋,等“青蚨布”,内行人起的诨名,铺满市井,她拿江南运来的次等蚕丝混进精棉,织出“软烟罗”。

这料子看着像云锦,上手却轻三分,专供小户小姐裁春衫,有同行嗤笑"假凤凰毛",偏她让绣娘在襟口缝暗袋,能藏胭脂盒,硬是在闺阁里杀出血路。

最后一斧子最为厉害,唤作“无字绫”。林婉卿把官窑烧坏的瓷器碾成粉,混着茜草汁染出霞色,布面不绣花鸟,单用七种针脚显暗纹。

不少官员女眷妾室冬日里穿去赏梅,日光下显出"岁岁安"三字,惊得全城绣庄连夜更改织机,等别家仿出浮纹,她又把字换成当季花神,逼得富家女每季都得裁新衣。

账房先生说她这是:“踩着布匹登天梯”,林婉卿则回应:“梯子得两头搭稳,底下万千织娘梭子不停,上头金线银针才缝得住。”

这话传到布政使耳朵里,转头把官营织染局的岁贡分了三成给林家,轻而就易举拿了布行皇商——自然,这后话都是别人传出来的,真实与否李幼白并不知晓。

然而却能让她更清晰的感觉到,这广阔的天下间,手段厉害的人数不胜数,每个人都有血有肉,她穿行其中,看似融入进去,当她这么想的时候更能证明她才是那个不合时宜的局外人。

裁缝铺里多数都是用林家的料子款式,一条街下去全是同样店铺,不同的是价格,竞争激烈得很,李幼白刚进去,女掌柜见到她身上的官袍立马将腰杆弯了下去。

“官爷是要定做还是现买,我们这什么款式都有,最近又来了新料子都是外洋货色,新得很...”女掌柜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李幼白在店里看了一阵,果真瞧见几套完全不属于中原风格的衣物。

酷似近现代的连衣裙,区别于分成两套制式,保留着一些中原的繁文缛节,看起来也还不错,只不过此类服饰估计在中原内地很难流通出来。

毕竟此时中原还未被西方文化入侵,哪有姑娘家会穿这种衣物,也就只有沿海古城的女子才有可能见到。

“我就想买两套江湖女子合适的袍子,要简单些,尺码上大概与我是差不太多的。”李幼白嘴上说着,她双眼还留在那些外洋裙装上,有种时代的割裂感在她心头升起。

此时的她有种期待,眼看着时代逐步向现代文明迈进,自己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似乎也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

女掌柜上下打量李幼白,细眼瞧了,后知后觉来人不凡,看着这身官袍心中暗自揣测,此人莫不是那炼丹师的榜首李白,腰肢纤细白粉无瑕,小脸蛋当真要比女子还要俊美。

人家可是苏家女婿林家掌权人林婉卿的儿子,女掌柜不敢怠慢,赶紧让人把符合要求的服饰都拿了出来。

李幼白收起目光进行挑选,最终选了两套藏青色款式的武袍,这种衣服主打宽松行动方便,尺码上放的比较宽,无需量身定做。

她身高与风铃对等,乳量比对方大上很多,这些全在服饰包容的范围内,李幼白很满意,伸手摸进胸怀荷包准备付账。

“两套需要多少?”

女掌柜指尖在布料上敲出脆响:“这两件的料子极为珍贵,用的可是岭南冰蚕丝混着孔雀绒,三蒸九煮十八晒的工艺,夏日透凉气,冬日存暖意。

您瞧这暗纹——”

她指尖一捻布料,日光下浮出青鸾逐月的图样,“宫里的娘娘想裁条帕子,还得等三年才能织出一匹呢!”

李幼白没当面拆穿对方,据她看史料记载与推测,秦国建立到如今也才一百年多年左右,如今是第二任皇帝都还没有纳妃一说。

不止秦国,其他诸国包括已经被灭的齐,楚,韩,赵也统统是没有的。

“价格不贵,一套十三两,去掉零头算您二十两好了。”女掌柜笑盈盈地奉承道。

李幼白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虚荣心还是有一些的,但并不能成为左右她行为的因素。

上辈子执着于赚钱,这辈子以自己现如今能力,哪怕没有苏林两家帮忙照样能丰衣足食,她现在需要的是凌驾于钱财以上的追求。

李幼白瞧了会面料,这一套服饰恐怕不止十三两,她身上所穿的衣服几乎都是林婉卿定做送过来的,每种料子价格她都略有耳闻,眼前这绸缎一眼过去就知道和自己穿着的白裙类似。

真正的绣工价格不菲,对方刻意抬高身价又主动降价,估计是在向自己示好,同时也是李幼白没有第一时间揭穿她的理由。

“二十两买两套宫缎,当真是让本官我占了便宜。”李幼白闻声轻笑,原本想掏钱的手又收了回来,“今日身上未带足银钱,明日我差人送来可否?”

“官爷说笑,无妨,无妨。”女掌柜喜笑颜开,要是不给那就更好了。

李幼白收好衣裳从裁缝铺里出来,慢悠悠上了马车,过了一会,九叔挥着马鞭驱车往家里回去,她的声音这时又从里边慢慢飘出来。

“九叔记住刚才的地方,明日帮我将衣服的钱还了,这些布行掌柜不能把人情欠给她们,若是拿着我们的面子去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有损我们苏林两家脸面。”

九叔没回应,不过李幼白却能知晓他的确是听到了。

时日还算早,回家以前去集市买点食材回去,不可能天天吃火锅或者喝粥的,南方人还是习惯吃大米,风铃和她差不多,没有忌口,只要是食物那都能吃,甚至连生肉都不在话下。

在她眼里,风铃还是蛮漂亮的,稍加打扮应该是个狐媚子类型的女子,更是很难想象风铃抱着血肉模糊的畜牲啃食的场景,画面太美难以直视。

去集市买米,买肉食菜蔬,白米价格仍然不便宜,确切的说价格几乎定死在十两到十三两左右,比十五年前整整贵了三倍多。

原因无他,战乱,赋税,天灾,烟草占地,豪绅地主割据,各类难以估量的灾难,人为或者天灾多如牛毛。

有时夜深人静,李幼白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就会推测些天马行空的事情,直至最后她得出结论,若是没有天书,自己肯定不可能在这样的世道中存活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