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回家了 (第1/2页)
“电影首先通过第一个全景镜头,展示了地雷战的背景地形。”
“这个取景地在齐鲁海阳地区,那边以山地丘陵为主,当地俗称老北山……”
“主角赵虎,其实是有原型的,赵守富同志和于化虎同志。”
“在抗战期间,这两位民兵同志拿着地雷给敌人送温暖,一路从海阳炸到了莱阳,还培训出了好几千个优秀的布雷手”
“这两位同志在1950年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电影是一门艺术,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主角是一个人,所以只能从两个名字各取一个字……”
“赵虎和于福,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哪个更响亮……”
许大茂的讲解开始。
这一次讲解,一开口便让青年负责人和放映员都提起了精神。
这不是普通的讲解或者旁白。
是真的打算逐画逐画的从编剧角度、影片拍摄取景和战略战术内容上进行分析解说。
画面刚刚进行了一小部分,几个日军出现在镜头中。
许大茂再次打了个手势。
放映暂停。
许大茂的讲解响起:“这个日军小队非常写实……”
“日军分队高度重视掷弹筒的作用,一般是用机枪盯住敌人,靠掷弹筒进行杀伤。”
画面继续,来到了据点的镜头。
“……譬如百十师团,就分散部署了455个小队以上的据点,中队级别的据点,整个师团加起来也只有14个……”
许大茂这番讲解,有点关公面前舞大刀的嫌疑。
但青年负责人和放映员却面面相觑。
他俩并不知道是否属实。
分属任务不同,再加上没有那时候的经历。
许大茂讲的这种细节,他们也没有考究过。
青年负责人往旁边看了看,招手喊来一个半大小子,耳语了几句。
半大小子有些不情不愿。
他听得很起劲儿呢,不舍得走。
青年负责人又搂着他脖子嘀咕了两声。
对方才答应,转身撒丫子跑出去了。
许大茂没顾及身后的事。
他脑子飞速旋转着。
将曾经大学里的知识努力的回顾,并讲出来。
幸好他写这个剧本的时候真的有‘呕心沥血’过。
记忆片段对这部影片很清晰。
如果史记资料不出差错。
如果当年电影学院教的内容没有纰漏。
许大茂的底气就足够壮。
影片来到雷连长回到村里,和村长石大爷熟络的握手寒暄。
“……当年为了扩大正规军,把大量民兵抽入八路军……1942年起,逐步从主力部队中抽调和精简出大量干部,返回到本乡本土主持工作,一方面减轻了群众负担,一方面又加强了民兵的力量,让汉奸们又重新回忆起了出门就要挨闷棍的美好生活,所以两人才会这么熟悉……”
广场某个角落,几位老者悄然出现。
也加入了聆听许大茂讲解的观众里。
“子母雷,是战争中最为凶残的地雷,可以理解为德军的弹跳贝蒂。踩中之后,它会跳到人的头部位置爆炸……”
“看上去挺高科技,但原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火药气体抛射加上延时信管引爆而已。”
“那种跳雷可以使用延期1-2秒的电雷管,我们的土跳雷,也可以用1.5到2米的铁丝,拉起引信后弯曲成曲线埋进地面,固定木桩伪装……”
“敌人引爆抛射药后,地雷被抛出,铁丝拉响引信,就能在合适的身高位置成功爆炸……”
许大茂声情并茂的讲着影片里描述的内容所涉猎的知识。
“其实土质对抛射高度也是有影响的,但只要先做几次试验,就能得出抛射高度和杀伤半径的标准值……”
try{ggauto();} catch(ex){}
几个老者一开始还不太在意。
但听到这里,都有些坐不住了。
“那小子是干什么的?”
旁边自然有警卫员小跑着去了前面。
不久后再次回到老者身旁,低声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