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给高起潜一个大的 (第2/2页)
高起潜没有根啊。
否则为什么他的功劳最大,结果什么也没捞着呢,还因为别的太监的污蔑,连崇祯皇帝都不允许他回宫,不怎么信任他。
因为他没有根正苗红。
“你是太监里头最应该懂民间疾苦的,却也不能告知朕实情,四卫营如此,京营恐怕更不堪,到了用人之时,才觉无人可用。”
朱由检感叹。
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的,朱由检对高起潜失去了兴趣,既然不能充当自己的打手,那就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
高起潜是爬上来的,如何感受不到皇帝语气里的失望。
高起潜内心凄凉。
谁懂他们底层的艰辛。
高起潜无依无靠,也没有内书堂这样的底气,更不像大臣们有坐师恩师同科同僚同窗同乡之谊,官官相护,所以在皇帝面前是没有抓手的。
高起潜无奈道:“皇爷博览古今,知朝政之端,流祸无穷,冒万世口实,以内臣参论辅臣,监视朝政开支,遂引发户部工部的不满。”
“又遣内臣与各处内镇监理,一应粮饷草料兵甲火器物料,皆由内臣署理,逐一奏算。”
朱由检点点头。
官员们贪婪,崇祯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一百万两银子发下去,最终能有多少落到实处,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不了解,被大臣们忽悠的以为儒家口号是真的,所以彻底废除了内廷在外的权利。
结果他被现实教训的头破血流,后来又要恢复原来万历和天启朝内廷的权利。
摧毁容易,重建就难了。
崇祯皇帝尝试了一番,与官员们较量了两三个回合后,崇祯皇帝退缩了,他退缩了不打紧,那批派出去的太监就倒霉了。
崇祯八年八月,他在外廷的压力下,宣布尽撤各镇监视内官。
当时高起潜也在这批内官里头,负责关宁督理军务。
出了一趟宫,什么都没有捞着,灰溜溜的回去,原来的职位也没有了,就这样,高起潜在崇祯五年被派去监军,征讨叛军孔友德的功劳就这么化为乌有。
这样的事情崇祯犯了很多次。
比如以前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明明是皇帝也同意了与后金议和,结果消息被有心人泄露出去后,崇祯皇帝为了自己的脸面,竟然杀了陈新甲。
高起潜旧事重提,朱由检理解,不过是要个说法和一个保证。
“朕即位之初,下旨撤除了宫内的镇抚,将天下的大小事务全都委托给了各部臣工。”
“后来才发现许多官员都在谋求私利,不顾及百姓的艰难困苦,而那些廉洁谨慎的官员又过于迂腐,不善于通权达变,这是士大夫们辜负了朝廷的期望,也是朕的幼稚。”
朱由检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可不是崇祯皇帝。
高起潜张大了嘴巴。
我的爷。
我只想要从您嘴里听到句好话意思意思,您可别这样说啊。
高起潜“扑通”一声。
吓得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