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的国宝(番外) (第1/2页)
秦国,咸阳。
一处高达将近百米的石碑下面,一座硕大的博物馆在此矗立。
而在博物馆与石碑的后面,则正是秦国的政治中心,咸阳宫。
此刻的凌云阁与功德碑的模样大变特变,石碑的高度增高、增大,凌云阁的高度也是增高、扩建。
不仅如此,凌云阁更是被改为了博物馆,同时被分为了上中下三个等次,后世之人依照贡献,将能够进入凌云阁的贤人划分了等次。
而最上层,则是只有寥寥几人。
其中,便有着仲平的同等人像。
硕大的凌云阁内,一道女性的声音渐渐响起,在她的身后,跟着一大群前来参观的学生。
“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凌云阁的最顶层。”
“这里不仅摆放了几位对秦国拥有重大贡献之人,还摆放了一些传世国宝。”
“现在最先进入咱们眼前的,便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任女相邦——武曌。”
“武曌出生于秦纪1160年,太原郡大陵邑人,于1177年考入秦国第一学府大秦学院,在两年的学习中,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直至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武曌并没有什么动作,因为她感觉秦国存活如此长的时间,不会这么简单地溃败,可没想到,在赢构几次三番的昏招之下,秦国的走向大大出乎了她的预料。”
“也让她本来的计划受到干扰,在天下百姓群愤之际,她赫然率领众多学府的学子站了出来,与觊觎她的赢构进行开战。”
“战争初期,武曌遭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因为她也是第一次将学习到的内容付出实践,可越到后面,武曌的军事、政治能力便愈发凸显,直至战争后期,以一己之力,率领秦国民众,彻底击溃赢构、西秦、北秦、南秦联军,战争这才宣告结束。”
“而也正是因为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在进行选举大会的时候,众臣合力推举她为秦国相邦,至此,王安石落幕,武曌掌权。”
“历史证明,当时众臣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武曌掌权之后,便将皇权削弱,施行千年之前仲平的制度——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也直接导致秦国的发展,一度超越其他三国。”
“而这种局面,在武曌去世之后,这才变缓,武曌活到了87岁,一生当中,曾经担任过十二次相邦,在她执政期间,秦国国力恢复的比其他三国都要快速。”
“介绍完武曌,下一位便是王猛。”
“王猛乃秦纪556年出生,他出生的年代,秦国的经济几乎都被富商隐藏……”
导游一连介绍了六个人,直至走到倒数第二个位置,这才站定下来,语气也是变的凝重起来:
“各位同学,这个人的名字你们肯定都听过,而且不止听过,甚至听过了无数遍。”
“他就是辅佐始皇帝一统天下,将整个世界都影响到的人——仲平。”
“他的出生年月大家肯定都背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不过,他的有些事迹你们肯定都不太明白。”
“比如,他的出生地。”
“史册记载,秦前39年,仲平前往秦国实现心中抱负时,却遭到了廉颇的暗中针对,廉颇派遣仲平的好友方前往秦国,栽赃仲平为赵国细作。”
“当时因为此事,仲平的身世被仔细地调查了一番,经过调查,仲平乃赵国邯郸焦村之人。”
“可,因为后面的一件事情,也让仲平的出生地扑朔迷离。”
“仲平卸任之后,他并没有带着仲三前往邯郸郡焦村,反而是去了琅琊郡,不仅如此,他还说自己的故乡就在这里,就在兰陵。”
“但当时的兰陵可是在旧楚之地,兰陵也是当年荀子所担任县令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此事,让记史御史不知道哪个才是仲平的真正出生之地,也就导致史册上记载了两个出生之地,一个是邯郸郡焦村,一个则是当今的琅琊郡兰陵。”
“也正是因为仲平说他死的地方名叫兰陵,一百多年之后,第四任皇帝赢崇听闻此事,便直接将仲平死的地方改为了兰陵,而以往的兰陵,则是改为了南陵。”
“除了仲平的出生地扑朔迷离之外,还有一件事,这件事流传的很广,也很让人疑惑,我相信你们都听过这件事情,毕竟,八卦是人的天性,只要仲平的名字出现,除了他的功绩被歌颂之外,也就是这件事被人议论道哉,这件事便是,仲平到底有没有与当时的太后赵姬拥有私情。”
“现在不外乎有着两种结论,一是仲平没有与赵姬通私,第二种则是有。”
“说没有的证据很简单,那就是赵姬自焚于咸阳宫内,如果仲平与赵姬拥有私情,那么赵姬不会自焚,更不会留下一封布昂便离开人世,而即便自焚,那么拥有私情的仲平将会阻拦,甚至直接派遣军队前去干扰嬴政的掌权。”
“可这些都没有发生,也没有被历史记载,赵姬死后,嬴政与仲平的关系更没有受到干扰,所以,仲平与赵姬并没有私情。”
“而第二种说有的,证据其实也很简单,也是因为赵姬的自焚。”
“这种言论的观点在于,倘若两人没有私情的话,那么赵姬为什么会自焚呢?”
“明显是因为害怕被嬴政发现,或者说已经被嬴政发现,为了隐藏证据,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为了不影响仲平与嬴政的关系,更为了不影响秦国的未来,赵姬只能自焚,留下布昂的原因,也是为了不想让嬴政起疑心,毕竟,嬴政若是起了疑心,那么仲平的性命难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