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奇幻演义》中出现的历史事件 (第1/2页)
感谢书友:【把灵魂出卖给路西法大人吧】整理。
历史大佬请略过此章。
【天启崇祯年的奢安之乱】
(也是主角穿越的时间点。主角穿越于天启二年,而故事开始的时间点则是崇祯二年。)
明末天启年间,在西南地区爆发了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叛乱。这就是明史上有名的“奢安之乱”。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于重庆起事,进围成都达一百多天。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起兵反叛,进围贵阳达二百多天。后来成都和贵阳虽都解围,但战争却延续到崇祯三年(1630年),前后历时九年。
奢崇明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承袭了永宁宣抚使的职位后,和其子奢寅“久蓄异志”,图谋反叛。这时,后金已占领辽阳、沈阳。明朝政府为了加强辽东的军事力量,向四方征兵,奢崇明乘机上疏:“请提兵三万赴援,遣将樊龙、樊虎以兵至重庆。”樊龙等要求每一名士兵发给安家费二十两,明廷“减定十七两,计兵三万,需饷五十四万”。当时明朝政府财政极端困难,这五十四万两饷银,自然无法筹措,结果仅付四万两。天启元年,九月十七日,樊龙等以安家费不足为藉口,发动叛乱,“杀巡抚、道府、总兵等官二十余员,遂据重庆”。重庆被樊龙占领后,奢崇明建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统属其众及外裔杂类数万,和樊龙“分道趋成都”,先后攻陷了遵义、泸州、新都、内江等几十个州县卫所。
天启元年,十月,奢崇明所部进逼成都。布政使朱燮元、周著等看到奢崇明“锋甚锐”,于夜间“赴四门各敛兵入城”坚守。奢崇明“进薄城下,悬旌挑战,四面夹攻”。当时城内守军只有二千多人,在朱燮元等人的周密部署下,击退奢崇明几次攻城。明廷急调各处援兵,其中以石柱宣抚司掌印女官秦良玉最卖力。秦良玉得知奢崇明叛乱,就遣其弟民屏、侄秦翼明率兵四干直趋重庆,营于南坪关,“自统精兵六千,沿江溯流而上趋成都”。这时,“诸道援兵相继至”,收复了安岳、乐至等县。“然城亦日益增,无退意”。到十二月底“贼围城八十余日”,双方仍相持不下。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奢崇明的部将罗乾象与明军沟通为内应,正月二十八日夜在营内纵火,朱燮元即率明军夹攻。“崇明父子遁走泸州,乾象遂以众来归。”成都解围,被围共一百零二天。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传说奢崇明已攻陷成都,“安邦彦”遂挟安位反,自称“罗甸王”。安邦彦首先攻陷毕节,接着分兵进攻安顺。洪边土司宋万化纠合苗仲九股陷龙里。安邦彦自统十余万之众,渡陆广河直趋贵阳,二月七日包围了贵阳城。据当时防守贵阳城的提学道刘锡玄记载说:“(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七日,罗鬼、苗仲合十余万,渡陆广河,逼龙场……伪称罗甸国王,传檄招摇入城。而二月初七日,果从城缺楼,蜂拥而入,数万之众,矢铳如雨,环五门外山头,于时筑城凿池,未时乘城,午时北门,转斗东门矣。”
贵阳守城兵“不及三千”“募兵四千”,围城后,又增加了总兵官张彦芳所率的援兵,共约二万余人。安邦彦在瓮城河一带击败了明朝副总兵徐时逢、参将范仲仁所率的援军。围城军队“日夜攻城,长梯蚁附,城几陷者数矣”。守城明军在巡抚李樗的指挥下,屡次击退安邦彦的攻击。这时贵阳城内的粮食非常紧张,仓库所储米粟草木败革皆尽。
天启二年(1622年)七月十二日,新任巡抚王三善所率二万明军进抵贵阳城下。安邦彦怀疑王三善“有众数十万,乃潜遁”,向北渡陆广河撤退。贵阳从二月被围,至已达十月之久,原来“城中户十万,围困三百日,仅存者千余人”。
朱燮元自击退奢崇明围攻成都以后,以守城功擢升为总督,兼巡抚四川。朱燮元乘胜恢复了资阳、内江、简州(今简阳)等四十余处。天启二年(1622年),朱燮元率军进逼重庆。奢崇明部属樊龙盘踞重庆已经九个月了。其地三面临江,一面通陆,易守难攻。副使徐如珂与石柱宣抚使秦良玉率兵绕出佛图关后,攻克重庆,杀樊龙等。
天启三年(1623年),朱燮元召集诸将商议,欲直取奢崇明巢穴永宁(今叙永)。他说:“我久不得志于贼,我以分,贼以合也。”便改变战略,佯攻他处,密令诸军于长宁集中而后出击,败奢寅于土地坎,攻克永宁。“抚定红潦四十八寨”,接着又攻克旧蔺州城(今四川古蔺)。奢崇明、奢寅父子“率余众走水西龙场”,依安邦彦。
崇祯元年(1628年),奢崇明自号大梁王,安邦彦自号四裔大长老,其部众各号元帅,筑宫室,置妻妾,奢、安势力又扩张起来。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奢崇明同其子奢寅先后死去,安邦彦亦失去了得力的羽翼。崇祯三年(1630年)春,朱燮元乘奢、安内乱之机,出兵收复遵义。奢、安之乱最后被平定。
【万历三大征—播州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