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性质不同 (第2/2页)
产量少了些……这意味着两淮盐场依旧是最重要的产盐区,也意味着朝廷不能与扬州盐商撕破脸。
身为户部尚书,陈儒太清楚如今朝廷财用的现状了……已经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而是拆了东南北三面墙来补西墙。
一旦与扬州盐商撕破脸,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产量吗?
能保持售盐的庞大网络吗?
这种关乎到每年近百万两银钱税收的大事,别说陈儒一个户部尚书,别说严嵩、徐阶,就是嘉靖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沈炼咳嗽了声,“定海中所有意在各地设盐店……”
“于国有利,若要协助,纯甫只管开口。”陈儒不以为意,盐店本就泛滥了,根本无足轻重。
更何况,就算两淮盐场重要,能有个舟山制衡,对户部总是有好处的。
陈儒随即又轻声道:“兵部可能会插一手。”
“甚么?”
陆炳在边上解释道:“两淮盐场产量锐减,淮西还稍好,但湖广、河南几地也都缺盐,特别是军中。”
“若是从山西、巴蜀运盐,价格比东南盐要贵,而且道路艰难,运送不便。”
“那是兵部从舟山采买盐?”沈炼大为吃惊,以前可是没这规矩的。
“可能吧。”陈儒也不关心兵部的事,只是随口提了句。
沈炼眼神闪烁,陈锐当日答应即刻售盐,是以军械为条件的……难道是想到了此处?
如今京中,兵部的主事人是兵部左侍郎张时彻,乃是陈锐的同乡,而京营的主事人魏国公徐鹏举与镇远侯顾寰都与陈锐有旧。
甚至于,昨日送抵南京的盐如今就在徐家名下的盐店售卖。
待得陈儒告辞之后,沈炼疲惫的揉着眉心,“适才没有对大司农提及,舟山盐难补缺口,最多两个月……”
“两个月……”陆炳皱着眉头来回踱步。
沈炼大为意外,“两个月时间,难道还不能抚平淮东吗?”
陆炳显得有些惊疑不定,“不好说……不好说。”
沈炼沉默片刻后,低声道:“此去舟山,听徐文长提及一事。”
“鞑靼或有内乱,大汗卜赤如今尚未南下。”
“竟有此事?”陆炳瞳孔微缩,“舟山能探得如此隐秘事?”
“乃是登州戚继光送来的消息。”沈炼解释道:“所以陈锐、徐渭均疑心淮东之乱,另有隐情。”
陆炳沉默了片刻后低声道:“吴淞副总兵汤克宽北上,胜了一场,抓捕俘虏……据闻有白莲匪徒混于流民中。”
“白莲教!”沈炼霍然起身,“难怪,难怪了!”
厅内安静了片刻后,沈炼突然轻声说:“戚继光送来的情报我看过,赵全如今就在真定府。”
徐渭、陈锐不知道赵全是谁,但沈炼是知道的,此人乃是雁北白莲教首。
在被朝廷逼迫,甚至被割肉的情况下,扬州盐商或许会做些小动作,但绝不敢惹出这么大的乱子,但如果有白莲教掺和在里面,那性质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