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海军和铁路 (第1/2页)
1848年的财政让纳赛尔丁基本满意,这说明伊朗已经摆脱了内战的影响重新走上快车道。
而且伊朗贸易公司去年给他带来的收入猛增到六万里亚尔,听说劳伦斯在索马里地区开始搞种植园了,想必很快就能带动当地繁荣。
“沙阿,那对兄弟已经带着给的资金去印度了,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和他们说好,不管赚钱还是亏损,五年后全面转行,从此不再涉足这个东西的贸易。”
纳赛尔丁嗯了一声,不管是他们自己做还是什么,反正他不想和这个东西有一点关系。现在洋务运动没有开始,甚至连上帝二儿子都没有起义,他们对其他东西的需求也不大,只能从事这个了。
“安拉,希望您能饶恕我的过错,未来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纳赛尔丁心里说道。
“不提这个了,过几天我要去一趟库姆,你安排一下吧。”
赛义德领命后就去安排了,接下来是日常的君臣会面时间。
由于铁路需要的资金很多,每年300多万的拨款已经显得不够用了。而且政府直接控制铁路的所有地方也会显得不太方便,不如由铁路局领头成立一家铁路公司,专门负责铁路建设,还可以公开募股,以筹集资金。
“这个一定要落实好,我知道各位都有些累了,但现在不能停下。如果我们不能起来,到时候恐怕就是俄国人拿着鞭子抽着我们为他们干活了。”
众人都清楚沙俄的威胁,也知道电报和铁路的重要作用。大不里士靠近边境,加上重要的军工厂又在那里,所以德黑兰铁路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优先项。
“沙阿不用担心,预计明年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到铁路就可以开通。另外电报也已经加快铺设,以后的人员往来就方便多了。”
“好啊,好啊。从父亲宣誓要振兴国家开始已经过了两年,伊朗的历代国王都在看着呢,这片土地终归会有不同。”
很多时候决策都是由纳赛尔丁一想就拍板决定的,当然那些大臣也是人精,知道沙阿的初衷,具体怎么做就看他们的了。
“对了,和英国商讨的有关购买战舰的事情谈妥了吗?”
佩泽什基安马上说道:“沙阿,英国大使已经将资料汇报回来,这是战舰情况。”
纳赛尔丁仔细看着舰船资料,由于这个时候蒸汽动力还没有应用于舰船上,所以这个时候还是风帆战舰。英国推荐的风帆战舰是最平常的,排水量达1630吨,长52米,宽14米,吃水7米,可以搭载700名船员和74门火炮。造价达到85万里亚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