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锐评赵家招亲(重写版) (第2/2页)
赵朔趁势把话题展开,从防御战的战争战术开始说起,旁征博引,然后顺势讲到秦晋战争,故意说错关键战斗的地名,把崤山说成桃塞林,看郯国太子的反应。郯国太子并没有像其他提亲者一样不懂装懂,而是很坦诚地告诉赵朔:“听阁下一番言语,我受益良多。只是对于这场战争,我知之甚少,正好增长见识。说来惭愧,敝国惯于征战之士甚少,每每战争,不得其法,遂用猖獗,以至于莒国相逼……”
try{ggauto();} catch(ex){}
郯国太子告诉赵朔,自己也读《军志》等传统兵书,学习射箭,可是因为没人指点,效果不佳。他此番来晋国就是为了遍求知兵之贤,一雪国耻。
赵家人都觉得郯国太子虚心、真诚且有上进心。
赵朔故意聊到郯国太子对晋国风物的观感。答曰:“晋人尚武,士人习武不辍,几乎人人知兵,垂髫小儿嬉玩时,竟然也是打仗的有喜,令我感悟良多。只是晋国国野之民似乎对屋里人不甚尊重。”
郯国太子发现晋国的下层等级普遍存在质妻、雇妻的现象,令他深感不适。所谓质妻,就是把自己的老婆典当出去,抵押给没有嫡子的富贵人家,换取一定数目的银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雇妻,晋人很看重传宗接代,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比活着都重要。但是穷人们娶不起老婆,怎么办呢?那就租一个。按天算钱期满还回。晋人的租妻范围不止是其他穷人的妻子,还包括富人的妾室。
“我们郯国不会把屋里人当财货一样随意处分,而是当作自己命里的另一半真心相对,即使即将饿死,也不会做出质妻、雇妻这样的事情……”
-----------------
赵家招亲之事,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毕竟是当朝第一人的闺女。前前后后有数十人往赵家送聘礼,有的被赵家人几句话遣回,有的则暂时留下聘礼,回去等消息。
此事也成为了公子卬与家臣间的谈资。
吃饭的时候,田单怂恿公子卬:“太傅何不去相亲试试?卫国公女虽然才情、智谋、美貌都是上品,可自甘堕落嫁给孙良夫个老货,太傅就不要再惦记着她的姻缘了。
赵家女子乃是晋国权臣之后,大国之卿等于小国之君,与太傅正好门当互对。倘若加之以美貌,因之以智慧,四体勤勉,心向夫家,岂不是良配?
太傅可以上门一试,看看此女的为人。要是真与晋国中军将结为姻亲,那不知可以少奋斗多少年。”
公子卬哈哈大笑:“从来只有赵家人考察他人,哪有他人试探赵家人?这一点,从坊间消息可知矣。
于提亲之人而言,赵女究竟是何才情品貌,竟无一人知晓。”公子卬一个现代人,不乐意开盲盒,万一开出个相貌粗鄙,斗大的字都不认识的,岂不是给自己受虐?民国的胡适不就深受盲婚哑嫁之害么?
家臣们听了都点头。
公子卬又鄙夷道:“这些提亲之人,多是冲着赵家的权势去的,婚姻一点也不纯粹。大丈夫富贵功名大可自取,何必牺牲婚姻,以为进身之阶?
呸,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