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锐评赵家招亲(重写版) (第1/2页)
受到赵朔的启发,善儿在名册中寻找子姓之人。
东周时,子姓国原本有谭、戴、宋、郯四国。可惜前二者已经被灭国。赵朔翻到郯国的太子竟然也逗留于晋国,存于母亲拟的名册中。
郯国是个子爵国,乃是商王武丁的后裔,坐落于今山东郯城。郯国在国家中是个弱鸡。齐国没事打鲁国,鲁国没事打莒国,莒国没事打郯国。在诸侯的食物链中,郯国无疑是个乐色。可和晋国的卿大夫比,郯国土地、人口、军队都是拿得出手的,这个国家甚至还有两个鼎。
郯国历代国君都很注重家教,因此每一任太子都仁德,博学,脾气好。学过韩愈《师说》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郯国国君学习。
善儿道:“是个好主意。”
赵朔道:“只是郯国积弱,三百乘的莒国都可以骑在郯国头上拉屎拉尿。”
善儿雄心勃勃道:“百乘之国,摄乎敌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善儿辅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可抵外辱,不亦乐乎?”
赵朔拍手道:“那就好办了,弟这就去说服母亲,遣媒人,请郯国太子登门,观其为人。”
-----------------
郯国太子果然对媒妁之言很感兴趣,亲自登门,赵朔安排善儿在门外短暂偷看后离去,以免为母亲所诟病。
郯国太子浓眉大眼,方正的脸,美髯,长相在当代也是佳品。善儿一半是满意,一半是叹息,她不自觉地拿他和那天火情中救过自己的白马男子对比。郯国太子的伙食显然没有白马男子的好,因此身材没有后者那么挺拔如松;他的眼神很和善随和,而白马男子的眼睛像闪电一样,熠熠有光;他的身形瘦削,动作儒雅,面上缺点血气显得苍白而娘炮,而白马男子臂膀比他的大腿还粗,动作干练有力,英武之气逼人,而且手上明显突起着老茧,不仅仅有书茧,还有练剑之人留下的老茧,后者显然是干过仗,杀过人的武人。
最重要的是,气质。郯国公子一看就知道,是小国出身,温言细语,待人接物小心翼翼,好像生怕举止不妥,触怒了旁人,为自己招致灾祸。而白马男子说话中气很足,走起路来抬头挺胸,龙行阔步,说话时也不会低眉顺眼,看谁都是囧囧直视,仿佛没有人能凌驾其人之上,这是不折不扣的大国气象。
“哎,我在胡思乱想些什么。那人虽然品相不凡,可是连玉都没有,我和他是不可能的。郯国太子在提亲之人中,已是品相端庄,我不可苛求他人尽善尽美。”
赵朔与郯国太子攀谈。了解一个男人的进取心,最单刀直入的办法就是像诸葛亮一样,初次在茅庐见面就试探刘备:“愿闻将军之志。”
赵朔也一样问郯太子之志。
郯国太子回道:“不敢,惟愿民殷国富即可。”中规中矩的回答,
“朔以为,此事说易不易。敌国在侧频频滋扰,商路断绝。所谓无商不富,太子须先治外患才是。”
郯国太子点头称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