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成为金融产品的刀削面上(重写版) (第2/2页)
公子卬才不会给晋人加蛋,他们不会买单的。揉完饧完面,公子卬示范刀削。削刀是专门制作的,木制的刀柄上装着开双刃的刀面,刃前附有小轮。他把托板托在胳膊上,用削刀推削面团。一根落锅一根飘,一根白练已出刀。棱角分明,状如柳叶的刀削面,片片入锅。手工面熟得快,一发乌即可出锅,公子卬请来鉏麑,后者搭配陈醋就食。晋人对醋是真爱。
try{ggauto();} catch(ex){}
“筋道爽滑,咸香酸鲜。”鉏麑赞不绝口,又问价格,竟然远低于馕的价格。用古老的石碾研磨面粉,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利用率低,一斤小麦能出六成面粉已是千难万难。且馕在烧烤中失去了很多细胞水,因此单看重量似乎馕贵出一大截。
而刀削面在烹调时兑入了面粉质量四分之左右的水,所以看起来份量十足,特别实惠。
“这一碗刀削面下肚,仿佛比两碗麦粒饭还要顶饱,还要涨气力。”鉏麑抹了抹嘴。
公子卬嘿嘿笑。小麦若不去麸皮,就是粗粮,人体能直接吸收的不足一半,加上麦粒饭硬,肠胃蠕动不畅,营养物质沦为排遗白白浪费。
刀削面的价格定位在鉏麑看来十分亲民,仅比小麦高两三倍,比馕便宜七成。
面条上市大概有半天时间的缓冲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随着鉏家在公子卬的赞助下,宴请了几家亲戚朋友,晋人的DNA动了。先是鉏氏的顾客光临西市,给了第一桶金,然后是鉏氏的左邻右舍闻风而动,最后晋都城西一片的士人都被引爆了。
刀削面的产能有限,主要是卡在驴磨面粉这一环。来的晚的见现货已被抢购一空,就向公子卬预定明天的份额,并支付了三成的定金。作为凭据,公子卬给他们附有签章的纸制收据。晋国士人第一次见到光滑精美的纸张,啧啧称奇,都说宋国人行商办事地道妥贴,连个定金的凭据都令人安心,不愧是数百年大邑商的后人。
此时的中原尚没有排队的风尚,现场乱成一锅粥,有如后世抢盐抢布洛芬的模样。
公子印不得不派出田双等人穿着甲胄维持秩序。鉏氏的人因为买的早,买的多,趁机用定金收据做人情。
鉏麑的本家有人为先氏的家臣,把刀削面进献给先家老太太,惹得老太太欢喜异常。
其他家臣私下里聚在一起声讨鉏家小子,钻研小道,媚侍眷属,非正人君子之所为。可晋人往往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转眼这些人就出现在翌日抢购刀削面的现场。
先家老太太的丈夫是曾经的晋国执政+中军将,晋国名媛圈的顶级人物。征服了先老太太的味蕾后,卿大夫的后宅也顺势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