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晋国老扣(重写版) (第2/2页)
公子卬点点头,原来山西人留恋故土,安土重迁的风尚自春秋时就有。
“阿麑且试试此酒。”公子卬见此子饮酒时的陶醉样,知他虽未成年但已是酒中痴,就让他试饮烧酒。
鉏麑大呼过瘾:“此酒有气力!”
“阿麑以为此酒在晋卖与何人合适?”
try{ggauto();} catch(ex){}
“卖与谁都不好。”
又问火折子、决明方、书籍、椒盐等,鉏麑表示这些货物好是好,可打不开晋人的钱包。
“太傅休听竖子胡诌。”
“麑之所言句句属实。晋人抠,能省则省。世人皆知,熟肉比生肉好吃,公子可见到酒肆中有一人花钱吃熟?烹肉尚且舍不得何况椒盐?
酒是好酒,但酒是粮食精。晋人一年都饮不了多少酒。且看此间酒肆,店家身形瘦削,足见其贩酒所获之利,薄如蝉翼。都城之中酒肆可只此一家。公子之酒更醇厚,可价格数倍于晋酒。其销量可以预见。
晋人取火,击石多于阳燧,只因阳燧用铜,铜贵石贱。火折子于我等不过锦上添花之物罢了。
晋人兵锋,每战必胜。白日里既已无敌,决明方可有可无。
至于书籍。连公室都用竹简不用帛书,何况是纸?”
田单道:“此子不过一家之言,太傅可听不可尽信。不再尝试一二,我委实不敢相信霸主之国,能节俭如斯。”
鉏麑兴尽而去后,田氏兄弟又尝试推物于晋人士子。他们一见好物都爱不释手,一听价格都敬谢不敏,与他们还价,他们能给田双气吐血。田双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一个佩玉鸣环的体面人,能连几个铲币都要锱铢必较。
最可气的是一个独臂士子,对好书爱不释手,又不肯买,竟然跑来借阅,看几页就急匆匆回家,一刻钟后,又想看书,然后再回家。就是瞎子也能看出来这小子先是默记,随后回家誊抄一一晋国连知识分子都不情愿为知识付费。
既然拳头产品打不开晋国的国门,公子卬不得不开发新产品。
公子卬请鉏麑试用香皂,后者对香皂的清洁效果和香气表现出一股子新鲜劲,但对热卖表示悲观。
鉏麑:“我等均用皂角洗,虽然每次使用都要掰片,研磨,去渣等等一系列麻烦的工序,但皂角贱,甚至行猎时可以自摘。公子的香皂就是卖与公室,君夫人也要被群臣攻讦。”
要赚山西佬的钱,连犹太人都办不到,十九世纪犹太人能用鸦片打开大清的国门,唯独在山西卖不火,公子卬觉得山西佬的贸易壁垒堪比九仞之山。
山西…山西…公子回忆起他的博士师兄,平遥人,毕业后不去浙江的一本大学,反而去山西的一所二本学院。他一块钱能花出十块钱的模样,硕博连读六年零九个月,不仅自用,还资助妹妹学医,犹有数万积蓄,此君唯独愿意花钱吃学校的刀削面,恩格尔系数高得离谱。
公子卬问店家:“我观晋地多种麦,麦子作食是如何烹调的?”
店家嘿嘿笑:“公子点了不就知道了么?”
“嘿,晋商!”公子卬笑骂着把小麦做的食物点了,其实这家店就两种麦食。
第一道是麦粒饭。这玩意公子卬吃了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原因无他,味同嚼蜡,口感粗糙,生硬难嚼。与小米大米相比,麦粒的麸皮又硬又难脱落,因此麦子在后世必须加工成面粉,进而烹成面条,面包等二次加工品,方才能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