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龙骨水车(重写版) (第2/2页)
“不错,子乐知道地下有水,浅层地下水大多是有盐的,但三百尺以下的深层地下水则是没有盐的。这些盐有的是雨水里自带的,有的是江河湖海带来的。
如果我们年年大水漫灌,济水里的带盐的水,就进入土地,河流水的盐份含量比大海要少,比雨水要多,假使我们不修建排碱渠,把多余的水排出去,水就会渗漏到地下,浅层地下水就会逐年抬高。差不多三年能抬高九丈。
try{ggauto();} catch(ex){}
带盐的浅层地下水就会把地底的盐分带到地表,这些过多的盐分就会毒害作物,导致减产甚至绝产,若不加治理,后果堪忧。”
在前世的某个十年中,全国的关键机构瘫痪,连带着水利机构也被一帮不学无术的家伙把持,他们只晓得灌溉的好处,却不会盐碱化治理,导致水利建设倒退了十几年。土地盐碱化的速度实在骇人,三年内浅层地下水能窜上十八米之高,以至于有了三年的灾荒。
若不能防患于未然,公子卬就怕长丘再闹粮灾。
章恺悄然,陷入沉思,良久才消化掉公子卬所述的知识,询问道,“若得排水渠,又待怎样?”
“如果有排碱渠,灌溉之后,多余的水得以即时排出,地下水位的上涨就可以得到抑制,此其一也;如果有排碱渠,则可以“浇水洗盐”,也就是说,下苗后将土地里过多的盐分稀释,然后把盐以盐水的形式从排碱渠排出,此其二也。
最后,另外大涝之年,排碱渠还可缓解涝情,保护作物。”
章恺被戳到了感兴趣的知识盲点,忙请教洗盐的细节,公子卬道:“有个洗盐的口诀,叫做‘头水大,二水赶,三水洗个脸’,什么意思呢?首次洗盐的时候,苗小根浅,须根少,须用大水稀释毒盐;头水洗后,二水洗盐要趁早,以免地表返盐,坏了苗;两次洗盐后,一般农田里,土壤盐份已然无几,第三次可洗可不洗,即使洗洗,也是稍微过一场而已……”
章恺听得仔细,一边的田单只觉得在听天书,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太无聊了,谁来终止这场谈话。田单的眼神和荡虺一触碰,二者彼此感应到对方的同感。
“太傅!不好了,有国人寻衅滋事。”
有人报告樊氏作坊那边闹情绪、罢工、出了乱子。
“竖子好胆!”田单高兴地跳了起来道:“太傅,单请求弹压,定叫祸首不得好死!”
公子卬白了他们一眼。工人是他的基本盘,如无必要,他怎么会下令镇压?况且在后世的人看来,罢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表达诉求的常规途径,没必要上纲上线。
“太傅,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今天木工闹情绪,明天铜匠若是也闹情绪,又待怎地?
治国以惩六逆,倡六顺。六逆者,低贱的人妨害高贵的人,年少的辱慢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资历短浅的取代资历深厚的,势力小的凌驾于势力大的,淫乱的败坏道义的。
这话可不是我一人胡诌,乃是殷人三贤之一的箕子说的。太傅乃殷宋嫡血,没道理不知道。今时今日,樊氏犯六逆,当立行诛灭,以儆效尤。”田单杀气腾腾,章恺最近和太傅说的话有些太多、太投机了,章恺表现的机会多了,显得其他人被冷落了,田单也很想在擅长的领域——也就是杀人方面表现一番。另外国人和士人分属两个不同的阶级,章恺对闹事的工人没有任何感情,杀他们和杀动物没什么区别,根本没有J级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