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得民升官 (第2/2页)
方化文让舒越兼认了市场部总监一职,并且承诺重组的人员,由舒越自己挑选,原市场二部的人员,要不要,也由舒越决定。
既然如此,舒越也没法拒绝了。
虽然舒越也知道,目前的众视市场部,人员流失,士气不振,要打翻身仗,困难重重。
除了安得民,市场部还剩下三人。
金华为,朱明,胡俊。
金华为和朱明二人,舒越比较熟悉,这二人当初进众视,就是舒越面试和拍板的。
这几年下来,金华为和朱明不温不火,销售上算不上太冒尖,但也不是太垫底,每年七,八十万,靠百万的销售合同还是有的。
舒越觉得,这二人在销售上都己在瓶颈口了,推一把,突破瓶颈,也许就是另一番成就了。懒一懒,不思进取,可能就不是原地踏步了,大有可能重回瓶底了。
胡俊,进众视,是王晶面试并主张的,当初,舒越并不太看好。原因有二个,一,杭城本地人,家境较为富裕,不出来工作,也不会没饭吃,没衣穿,没房住。二,长的有点“娘”,这一类的长相,舒越一直认为不适合干销售。
但王晶比较坚持,舒越也就不强硬反对了。
小伙子来众视后,倒也算干的不错,一年五十万左右的销售额是有的。
也就是,自己养活自己不成问题,而且近期,对房地产业的业务的开展很有章法。
短短三个月,己签下三个合同,总金额己有二十八万多了。
这四个人,包括安得民在内,都能打单,也都能出单。但共同的问题是,都只能交易式销售。
辛辛苦苦签十个合同,总金额可能还不如人家一个单子大。而服务,程序一样不能少,长时间做这样的小单,也会磨灭自己的锐气。
舒越知道自己重组市场部后,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提升四个人的客单价。
安得民打了辞职报告二周了,孙利华按照舒越的办法,冷处理,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全当没这份辞职报告。
安得民递交辞职报告后的一周,还信心十足,觉得市场一部总监一职非他莫属,就等着孙利华来挽留他,舒越或方化文来任命他。
可整整一周,风平浪静。
偶尔在公司,遇到孙利华,孙利华也是一笑而过。最多也就说声:“吃了吗?”,“出去啊?”等客气话,一点没有找他谈的意思。
安得民渐渐的清醒了,不但市场一部总监不是非他莫属,而且是没他什么事。
更让安得民担心的是,按照《劳动法》,三十天后用人公司没答复,可视做同意辞职。
他倒不是担心找不到下家,凭他的经历,找个下家还是不难的。
但他的客户,都知道他在做中电能加油站广告,突然换了个资源,说服客户可不是一周,二周能解决的事。
去了新公司,最快,新的单子,也得有三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签。慢的话,也许要半年。
这段时间经济上的损失,可不是个小数。
安得民毕竟也只是个初级销售,没做过大单,也就是没挣过大钱,存款不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