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文科生的三国 > 二十三、汉兴帝刘辨

二十三、汉兴帝刘辨 (第2/2页)

讨董之战结束不久,刘虞便宣布幽州出兵在雒阳寻到传国玉玺,消息一出,天下为之侧目。

幽州此前拥有先帝遗诏,又有先帝嫡长子,现在又得到了传国玉玺,一切就好像在昭示着天命终将要归于幽州。

当初陈非传檄各州,表示将扶持弘农王刘辩登基,并宣布传国玉玺在幽州时,天下诸侯在观望,如今传国玉玺在握,幽州俨然已经压过了此时名义上的大汉朝廷长安,诸侯们纷纷祝贺,更有少数从前的“保皇党”上表请求弘农王早日登基,以正汉朔。

一九零年初秋,九月初五,大汉弘农王刘辩在北平登基,祭天仪式由汉室宗亲刘虞主持,郑玄撰写祭文,卢植执笔登基诏书。

那张灵帝“亲自”按上传国玉玺印的空白遗诏,由郑玄主笔,亲手写下了传位与刘辩的诏令,于登基大典上由大司马陈非昭告天下。

大典上,陈非身着金甲,双手捧着遗诏,登上祭坛,开始宣诏:“

大行皇帝诏曰:

余闻皇天之命不于常,唯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实其宜也。皇长子辩秉性纯良、恭俭仁孝。上敬天地宗亲,下爱护天下子民。有尧舜之相,秉圣贤之能,忧思国计、振朔朝纲,堪担神器。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立为新帝,肇基帝胄,承天应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着于朕去后登基。

钦此!”

“迎新皇!”刘虞长声喊道。

刘辩此刻内心激动而又复杂,回想初次继位时经历的腥风血雨,这一次,他终究是真正经历了一个皇帝的登基大典。

十五岁的新皇刘辩身着黑色五爪金龙袍,头戴十二旒朝天冠,一步步登上祭坛,从宗正刘虞手中接过火把,镇定地燃起了祭鼎中的祭天之火,随后捧起他的继位诏书,开始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我大行皇帝,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乾安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钦此!”

随后祭拜皇天后土,历代先皇,则礼成!

一九零年秋,九月初五,汉兴帝刘辩于幽州北平太和殿登基,改元乾安。

北平,皇城太和殿。

“奉天子诏:

朕即帝位,自知年少,惟奉先帝遗命,赖于文武臣工,今册封诸位文武为新朝之基。

先帝托孤于大司马陈非,朕今封陈非为蓟公,大汉丞相,骠骑大将军,授节钺,食邑十万户,出入以天子仪仗,朝廷军政事悉决于丞相,见丞相如见朕;

海内大儒郑玄,名达九州,博古通今,朕今封为康成公,太傅,为天下师;

先帝重臣黄琬,尽忠汉室,朕今封为太保,安陆候,食邑五千户;

宗室刘虞,仁德显达,朕今封琰候,大宗正;

尚书卢植,忠贞节烈,允文允武,朕今封为太尉,范阳候,食邑五千户;

青州刺史孔融,早有贤名,朕今封大成公,太学祭酒,太常卿;

众文武功臣封赏,咸决于丞相,朕无不允!”即将成为中书令的田豫宣告了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诏令,封赏群臣。

陈非凭着自身的威望,安然地接过新朝的权力,开始正式封赏文武群臣。皇帝的封赏只是给天下人看的,陈非的封赏则是在建立一个新朝的秩序,而不是以往一个州郡的体系。

田豫为中书令,韦睿为侍中,韦珍为丞相府长史。。。一道道册封政令下达下去,新的汉朝廷正在逐渐进入正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