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势力增涨 (第1/2页)
北平朝廷初立,是借助传国玉玺和嫡长子带来的正统地位,加上有大汉屈指可数的几位大儒站位背书,倒是不会像正史中几年后贸然称帝的袁术那般被全天下群起而攻之。
这其中,固然有天下诸侯各自为政没有成势的原因在,更重要的是北平军威名远扬,从涿郡之战灭掉幽州黄巾小有名气,到两线作战平定乌桓,击退鲜卑南下主力名传天下,最后就是横绝万里草原,直捣鲜卑王庭,兵锋一时无两。
讨董之战中,幽州出兵三万,兵力不是最多的,却是战绩最彪炳的存在,汜水关和虎牢关两战,第一个破城的都是北平军,西凉军的损失大半是北平军的战果,可以说这场双方投入兵力毛算上百万的大战,主角只有北平军而已。
新城之战中,吕布率并州狼骑围攻追击的曹操所部,眼见即将奏凯,踏月营突然杀到,打了并州狼骑一个措手不及,吕布想留下突围的曹操所部,但狼骑阵脚被冲乱,只得眼睁睁看着对方离去。
可以说,但凡诸侯中能再多几个如曹操、孙坚一般的有识之士,董卓可能连退到三辅地区的机会都没有。
北平,丞相府。
“诸位,新皇登基,我欲传诏各地诸侯和异族,以大汉的名义册封他们,你们以为如何?”陈非被赐封为蓟公,已有了自己的封地,爵位仅次于王,自然是有资格称孤道寡的。
“主公说的极是,册封诸侯可知各地诸侯与我大汉是否一心?亦可知他们与伪汉是否有勾连?臣是赞同的。”朱升说道。
“如此,国让,此事你与怀文一起商议,哪些诸侯该封?该如何去封?你们列出个条陈,报于我吧!”陈非转手就将此事交给了田豫等人,大汉不小,他不想为这事儿多费心思。
“诺!”三人习以为常地回道。
“青州孔文举主动上表称臣,天子虽已下旨封赏,这青州,如何处理?各位说一说吧!”陈非意有所指地说道。
“主公,青州地处冀、兖、徐三州之间,与我们相隔渤海郡,与辽东隔海相望。以青州为凭,则其余三州均会如芒刺在背,虽为四战之地,却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所!”田豫言下之意便是青州要及早重视。
“国让之意,孤知晓,只是这主政青州何人为宜呢?”陈非有点为难,心中将手下人选一一选过,都有些不合适。
“主公,文举先生与我说过,他手下有一大将,名叫太史慈,其勇武过人,曾领数十骑解据县黄巾之围,他对其有恩,此人可堪大用。”韦睿插上了一句。
“太史慈?”陈非顿时想起来了,一阵庆幸,差点就忘了这位大将,错失太史子义不亚于放弃青州,若有太史慈在,青州当会无虞,“既有孔文举举荐,此人当然可用,至于青州都督,各位以为冯胜如何?”
“冯将军有陷阵之力,更兼统兵之能,他都督青州极为合适!”韦孝宽应声道。
“宗异,既如此,这青州都督便非你莫属了。即日起,你为青州都督,武松为副都督,领铁壁军出镇青州,你携我钧令,去到青州后,找到太史慈,命其为你副将。另由丞相府长史韦珍为青州长史,处理青州政务。”陈非长身而起,果断下令道。
“末将领命(臣等领命)!”冯胜、韦珍拱手领命。
“叔裕,你替代怀文为轻羽军主帅,子龙为亲卫军铁骑营主将,中军将军,卫戍京师。”陈非当场扶正韦孝宽,并且确立了铁骑营由赵云领衔。
“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