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第2/2页)
家中多数人要么潜心研究诗词歌赋,要么爱画,要么天天算数。
只有他能担起重任。
不过他确实很有些厉害,这次举家搬离灌江府,是他的想法。
当然,很有韩家的特性,丧而且躲麻烦。
不过纪炀这个聘书,看得韩潇心里痒痒,恨不得动手帮他改。
但韩潇也知道,这并不合时宜,还是算了吧。
纪炀看着他偷瞄聘书,又提起请韩家人教学的事。
韩潇这才正色“承蒙纪知县看得起,只是我家不日便要离开,这次来扶江县只是稍稍歇脚。”
总不能直接说你们扶江县有难,我们不想有难同当
换做灌江府还成,这里算了吧。
“可是因为扶江县将要被蛀虫腐蚀,很快民不聊生吗。”
等会,他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韩潇震惊看向纪炀,旁边一直没说话的韩家族老也看向他。
族老缓缓开口“知县大人这是何意”
纪炀懒得绕弯子,轻笑道“三天时间,还请韩家再留三天。三天后的扶江县,才是真的扶江县。”
纪炀透漏的并不多,可他直接说出扶江县的问题,更点出韩家为什么要走。
更给了自己期限。
看着像自说自话,但每一句都说在韩潇跟韩家族老心坎上。
“你真能解决”
“不对,你早知道有问题”
“是什么计谋”
韩潇连着发问,只见比他年纪小的纪炀还是气定神闲,甚至仔细琢磨了下他们端上来的茶。
“茶叶一般,回头我让人送来一些好的。听说韩家族老最喜欢虎丘白云茶,韩家主独爱宜兴茶,我那恰好都有。”
虎丘白云茶,是一位禅师在虎丘山所种,其茶色如玉,味如兰。
可惜一年只能得一两壶。
纵然韩家族老也没尝过几次,纪知县这有
那宜兴茶虽不如白云茶贵重,却也是世间珍品。
最重要的是,纪知县对他们了如指掌。
如此看来,他们担心的事,好像不会发生
“既如此,那我们便再留三天。”韩潇缓缓道,“茶就不必了。”
纪炀笑“好茶也要懂的人吃。”
“如果三天后那些祸患都没了,不知韩家可否愿意入扶江县官学,那里一百二十多个孩子,只有一位夫子。”
“我们刘夫子好歹也是举人,万不能累倒在官学啊。”
韩家自己其实有家学的,教书这事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而且韩家三四十口人,就连女眷学问都不错,当夫子绝对没问题。
而且把韩家人的名头报到潞州学政那,那边肯定会承认。
韩潇拱手“若真没有祸患,我等便收下这聘书。”
话是这样讲,韩潇还是开口道“您是哪年中的进士,当时主考是谁”
为什么这种文笔都能过啊。
韩潇尽量说得委婉,纪炀已经快不好意思了,韩家避世太久,不知道他的官怎么来的,这很正常。
纪炀只好故作高深道“回头,回头就知道了。”
他的主考
约莫是银先生
从韩家落脚处离开,纪炀看看另外一边凉西州落脚处,这里都住着凉西州各家的家仆。
稍微体面点的,已经包了扶江县的酒楼。
是时候收网了。
等收网之后,韩家留下,官学有夫子,给刘夫子请官的文书直接发出去。
这件事才算了结。
跟在纪炀身边的众人早已心服口服。
兜兜转转,竟然能把一切都串联起来。
“回去,算算凉西州五家人买了多少土地,给了多少银子。”
一行人马不停蹄,直接回到衙门。
那五家的手,不仅伸到上集村,马家湾,再南边的三江村,甚至凌家湖玉家湖都有接触。
在纪炀的授意下,东边两个村子不要搭理,主要是西边三个村卖地卖的畅快。
全都有里长牵头,签了契约之后,连契约到银子都不过乡亲们的手,全都偷偷收到衙门。
还是那句话,换做别的地方,百姓们肯定不会这么配合。
但他们知县是谁
是纪炀
是带着他们扶江县走到今天的纪炀
虽说大家明白其中意思,但听话就对了
偶尔有些埋怨的,里长只道“不放心的可以不签,都没事的。”
也就是,对知县大人放心的,尽管签契约,不放心的也没事。
可就算不签,他们也会守口如瓶。
毕竟知道外来人是要坑骗他们土地,哪个敢多说。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啊。
根本不清楚知县大人要做什么。
他们只明白,就算签了契约,土地还是他们的,正常劳作就行,如果凉西州那几家过来收地,直接赶出去就行。
村里人一起上,追着头目打。
如果这些人不服的话,可以高喊一句话“不服不服你报官啊”
“契约银子又没在我家手里”
在纪炀送聘书到韩家的第二天,六月二十二。
凉西州五家人渐渐发现不对劲。
为什么他们买了土地,那些百姓们还在种地还在施肥还在捉虫
这几日买了三个村子的地,过程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总归还算顺利。
手里厚厚一沓契约,全都是银子换来的。
刘家主儿子,之前因为出言不逊下牢狱那个,直接道“往后,肯定让他们把这些银子吐出来。”
在他们的鼓动下,三个村子一共卖出五千多亩土地,花费他们两万五千两银子。
两万五千两
纵然是他们,也近乎掏空家底。
但想到那些土地都是他们的,以后那些百姓也是他们家仆。
用土地上的庄稼再来威胁当地知县,这个知县还敢不听话
这个纪知县就是用亩产增加,粮食增产扬名,如果这五千亩土地的庄稼毁于一旦,看他怎么立足。
听说他今年过后,已经是最后一年任期。
节骨眼上,他肯定会妥协。
到时候,他们想住扶江县西,就住西,想去运河附近,就去运河附近,还用听个知县的。
这些把戏都是他们玩了不知多少遍的,自然轻车熟路。
唯一不好的是,以前可以许个空头支票,或者直接把人打服。
这种地方,当地百姓竟然只要现银,打借条都不行,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关系,弄服知县,下一个就是他们。
赚他们的钱做梦
不过现在还回到之前的问题。
当地百姓不是把土地卖了吗,庄稼也卖了的,怎么不去开耕荒地,还要伺候原本的庄稼。
凉西州五家人过去一问,那些“卖”了的地的百姓只回答一句“怎么我家土地,我伺候怎么了”
“有本事报官啊。”
“什么契约我没有啊。”
“你那假的吧。”
“不行报官吧。”
“要打架我们村里几百人隔壁三江村上千人,要打吗”
这种争吵在扶江县西边三个村里此起彼伏。
那五家人全都是傻眼的状态,他们总共四百多人,而这三个村加起来,已经两千多了。
真打谁吃亏
围着一家打没看他们十分团结
而且刚动手,这些人只打家主少爷们
刘家主的儿子气急败坏,推开前面的人,恶狠狠道“你们地已经卖给我家了就是我们刘家的你们走不走不走我一把火烧了”
现在已经是六月下旬,各处的庄稼都格外好看,这人却欣赏不动,动辄要烧田地
三江村一家人听此,脸色一变立刻哭天抢地“你们要毁我家庄稼那俺不活了,活不起了报官我家要报官”
“报就报谁怕你”
刘家家主总觉得有问题,见儿子说报官,心里也是同意的。
他们毕竟有契约在手,怕这些刁民做什么。
没想到他会遇到黑吃黑
“走拿上契约找衙门”
在旁边看热闹的灌江府韩家韩潇,好像明白点情况,直接拉着表弟韩松康去衙门看热闹。
他想知道那个文笔极差的小知县,到底要做什么。
难道这一切都是他的计谋
真正想黑吃黑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