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北国篇 北境群雄(下) (第1/2页)
北宋,汉北大营。
赵胤登基以后,正如乔域所担心的那样,由于之前的根基不稳,黄袍加身又太过于仓促,虽然在短时间内,凭借着自己在北宋的人心以及威望,成功的稳住了形式,没有使得整个北宋如同辽国一样,陷入了长久的纷争。
但是赵胤心里很清楚,如今这种情况时不会长久的,各地的节度使恐怕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北宋的地理位置比较奇特,位于整个九洲的正中心,其北面与辽国接壤,两个是整个九洲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因此这天下霸主之争从北周时期起就没有停止过。虽说现在辽国因为自己的内乱无暇南顾,但是赵胤绝对不会小瞧这个拥有着天下最强大骑兵的原游牧民族。
北宋的西北面则与北汉接壤,虽说北汉这么多年来都是依靠辽国活了下来,而且近日来,听闻北汉境内的西夏部越来越不稳定了,随时有可能取汉帝而代之。
另外,北汉的大元帅杨素乃是当世名将,统军很有一手。之前赵胤作为殿前都检点的时候,就和杨素打过几次,那是一个比南唐李素还要麻烦的家伙。
说到李素,就要说起北宋南面的伙伴——南唐,幸得有赢翟天的谋逆以及南唐皇帝的突然驾崩。这使得赵胤最为担心的南唐没有借此机会发动什么攻击。
不过赵胤还是不会因此小看南唐的,虽然李素和他的骁骑营已经消失了。但是颜阎所带领的这一路兵马依旧不容小觑,唯一可以安慰的便是那已经登基称帝的吴王,老天垂帘,那个成天风花雪月的家伙真的不是一个好皇帝。
北宋的正西方则是与吐蕃诸部接壤,吐蕃诸部虽然名义上成立了一个吐蕃王朝,但是赵胤知道,那不过是一群各自心怀鬼胎的乌合之众。
虽然如此,那里也是一望无际的高原以及昆仑山脉,想要在那里解决占尽地利的吐蕃诸部,现在的北宋还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还就好在吐蕃诸部也无力联合大军对北宋发起什么进攻。
北宋的西南面则是西蜀。蜀帝昏庸那是天下皆知的,但是花蕊夫人可不是什么等闲的货色。想当年花蕊夫人可是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以及风韵,将凌烟阁十六先生的弟子、北汉名将杨素的儿子——杨壮迷得神魂颠倒,直到今日仍对花蕊夫人念念不忘。
而且这花蕊夫人统帅夜蝶以及治国也确实有一手,这么多年过去了,蜀国竟然还保有着四十万的可战之兵,而且蜀地难行,想要入蜀歼灭整个蜀国还是比较难的。但是好久好在他们也没有北上的想法。
综合上述这些情况,赵胤可谓是松了一口气,但是眉头却皱地更加紧了。
松了口气是因为北宋目前来看暂时是没有外患的,但是皱紧眉头是因为北宋的内忧可是不浅啊!
赵胤在刚登基不久,便派出了使者前往各大节度使以及一些郡王处,其中兰陵郡派去的更是自己的弟弟——赵义!
为的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稳住国内的局势。
但是这些使者出访回来后带的消息却截然不同,有些郡王及节度使表示愿为北宋赴汤蹈火,如同永安军节度使——折家,这个虽然没有名列八大家族却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扼西北,独占云中的大家族归顺,无疑令赵胤十分开心。而且折家还同意将次女折赛花嫁于北宋的某位将领,以示对于北宋的归顺。只是这个人选赵胤现在还没有主意罢了。
也有些郡王及节度使表示,如果北宋能够承袭北周对他们的政令,他们也愿意为北宋效力。这其中就包括了令赵胤最为头疼的兰陵郡王——萧家。那时得知兰陵萧氏愿意归顺的时候,赵胤开心地痛饮了三大坛美酒,直接醉倒在了寝宫之中。
但是,更多的节度使和郡王对于北宋保持着观望的态度。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对赵胤的登基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其冷漠的态度也令赵胤十分担忧。
也就是在这时,赵胤的皇宫之中迎来了一位分量极重的人,也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兰陵萧氏的三长老——萧清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