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与民生息 (第2/2页)
杨端和叹息一声,说道:“既然如此,老臣......认同”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从即日起,缓修长城,修长城所用之徭役,减少三十万,卫戍五岭之徭役,减少三十万,修建驰道之徭役,减少十万。剩余徭役半年之后可全部还乡,对留下的徭役,官服给与双倍饷钱。不得克扣饭食,若一经发现,秦法治罪。”
“蒙毅所奏第四条,停止征发徭役。可有异议?”
这一次,众臣倒是齐声表示赞同,毕竟徭役的主要用途便是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和长城,现在几乎都已经叫停,就算再行征发徭役,也没什么用处。众臣也没有什么理由再行反对。
“既如此,停止征发徭役。官服鼓励农耕,其中优异者可获得爵位,与战场立功无异。官服将昭告天下,感谢民众在秦国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中途死难之人,官服会追封其爵位,褒扬功绩,厚待其子孙。”
“蒙毅所奏第四条,缓刑宽法,可有异议?”
秦政知道,这一条才是重中之重,商君之法在秦国盛行百余年,拥护者也不再少数,在他们眼中,变更商君之治,就是变更祖宗的成法,是绝不可轻易触碰的。虽然司马迁称其天资刻薄,但商君在秦国民众心中,其神圣地位不可撼动。
在大多数后世人眼中,商君之法,乃不世良法。华夏四千余年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首屈一指。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何其之难。
商鞅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实乃华夏从来未有之大政。徙木立信,民众信服,征战天下,强盛一时。华夏一统,万邦归朝。
这一条,反对之人比之前还要多,为首的便是以右丞相冯去疾、典客顿弱、奉常胡毋敬,他们都是老臣,绝不容许有人破坏商君之法。李斯和姚贾之所以走错了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扶苏不信奉商君之法。
“陛下,商君之法,乃富国强兵之法,万世不移之法,请陛下遵之”顿弱等人齐声说道。
秦政见他们齐声反对,决定折中,最关键的是解决逾时不至,行连坐之法,斩决九百人之事。将陈胜反抗之诱因清除掉。其余的可以缓缓图之。
“依蒙毅刚才所言,一人犯错,百人处斩,逾时不至,百人株连。诸位认为,此法应不应当取缔?”
见众臣还在思考,秦政接着说道:“荀子曾说,君者为舟,百姓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此等酷法若不更改,到时天下揭竿而起,万民凝结而成的万丈波涛,顷刻便能将你我君臣淹没,诸位用心思量。”
见冯去疾、顿弱等人沉默之际,宗正赢腾说道:“陛下所言,老臣赞同。此等酷法若不更改,大秦难以长治久安。”
秦政见有人松口,便借机说道:“从即日起,连坐之法不得用于徭役。天下之民,苦战乱久已,朕决定与民生息,缓刑宽法。今日只决议连坐之法,其余不合时宜之制,由长公子扶苏、右丞相冯去疾、廷尉蒙毅共同商议,最后由朕定准发行。”
话说到此,众臣也纷纷点头,秦政为了最大化的减少阻力,给足这些老臣的面子。决定将反对缓刑宽法的右丞相冯去疾,也加入修订法制之列。这样的决议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蒙毅的五条建议全部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