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与民生息 (第1/2页)
蒙毅的五项提议犹如春日惊雷般,在群臣之中炸响,众臣在观察蒙毅的同时,也在观察着始皇帝,他们不知道不知道始皇帝会不会突然暴怒,将蒙毅治罪。除了王贲、冯去疾、顿弱之外,其他人都不敢发声,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
“陛下,廷尉所言,臣赞同。”说话的是御史大夫冯劫,这位将军做事雷厉风行,敢作敢当。
“陛下。臣赞同廷尉所言。”王贲上前说道。他预先知道秦政的计划,当庭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为了向众臣表明态度,好让他们同意这强秦五策。
在王贲发表意见之后,众人纷纷表示沉默。过了良久,少府章邯走出来说道:“廷尉所言,臣以为可行。”
满朝大臣之中,只有四人同意,这一结果可是大大出乎秦政的预料,看来此事也不是想象中那样容易,但朝会之上,也不能一直沉默下去,总要拿出了结果。此事关系国计民生,是现在现在的重中之重。
“蒙毅所说第一条,停修阿房宫,可有异议?”秦政见他们他们不表态,就逼着他们做出决定,此事宜早不宜迟,今日必须达成共识。
群臣沉默不语。
“既如此,即日起停修阿房宫,让徭役归家,与家人团聚。”
众臣闻言,无不惊叹,他们本以为始皇帝会对此嗤之以鼻。但现在的情况是始皇帝不止不加以反对,反而大家赞赏,对蒙毅的建议也是完全采纳。
“蒙毅所说第二条,停修骊山墓,可有异议?”
群臣依旧沉默不语,在他们眼中,这是关乎始皇帝自身利益的事情,始皇帝既然同意,他们也没有理由反对。这骊山墓毕竟是是始皇帝万年之后的魂归之所,他们不能发表意见。
“既如此,即日起,停修骊山陵墓。”
“蒙毅所奏第三条,缓修长城,可有异议?”
看到此处,有些大臣已经反应过来,明白这一切都是始皇帝在背后操控,只是借蒙毅之口说出。虽然他们不明白始皇帝为何突然变卦,将这些工程叫停。但这一次大部分群臣已经开始开始跪下,表示赞同蒙毅。
但依旧有一些老臣持反对意见,其中以卫尉杨端和为首。他们的的理由是没有长城,北境没有保障的老生长谈。他们大多是战场拼杀之人,若是长城真能阻挡匈奴,可以减少前线将士的伤亡,他自然是赞同修长城。
杨端和说道:“陛下,老臣是个粗人,说话直来直去,陛下切勿见怪。长城已接近完工,此时叫停,岂不是半途而废?苦一苦百姓,将这件事情做成,岂不是利在千秋。”
“朕何时说过,要将长城修筑一事叫停?你可知道何为缓修?还要苦一苦百姓?大秦百姓为华夏一统,付出的难道还不够?真要让老秦人的血都流干?让天下的精壮劳力都死光死绝,才肯停手?”秦政越说越激动,一时有些收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