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此世医家 (第1/2页)
王氏医馆,人声鼎沸。
医馆中单是医师就是半百之数,加上学徒与镖局打杂子弟,人员更是破五百。
而王吉林之医术,可谓尽得老爷子真传,在整个玉林府都能排上号。
如此声势,引得附近县城的疑难患者纷纷前来。
平日喧哗程度,堪比王明之前世市医院,是为竹山一景。
以往还不觉得,此时王明之却是心有所感。
“这么多的医护人员,恐怕战时就是现成的野战医院了。”
“而这么多外地患者到来,不可能当天就回去,就需要住宿吃食。”
“这些外县之人,每年的食宿开销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太平时日为民政创收,战时为兵务援助,黑道有镖局护持,民间则有口碑……”
“军政民,黑白两道全占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坐地虎啊……”王明之心中暗道。
大步随老爷子走进医馆,一路上众人或是称家主,或是称师傅。
王氏医馆的医师,皆是老爷子收养的孤儿义子,或是徒子徒孙。
也是由此,凝聚力很高。
走进大堂,王吉林带着几个小徒弟正在坐堂,见王大鹏到来起身道:“父亲。”
“家主。”身后众学徒亦纷纷垂首。
“嗯,你们继续。”老爷子点头,带着王明之来到一旁坐诊。
随着病患到来,老爷子以三根手指定脉,调息闭目。或重压,或轻取。
此为脉诊。
此世医家与王明之前世古中医学类似,讲究人体小天地,以阴阳五行六气划分。
医家行医讲究望闻问切,以八纲辨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阴阳为总纲,里、虚、寒为阴证,表、实、热为阳证。
医术精湛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病用阳药,阳病用阴药,就基本就没啥大错了,所以医家必须会辨证论证。
其核心理念,无非十二个字: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自古医家难就难在辨证上,证就是病机。
医家认为平人者,不病也。
健康的人叫做平人,平人是没有病的。
一旦生病就肯定是身体哪里出现了偏差,不平衡了,这个偏差就是病机,就是证。
说白了,辨证就是弄清楚致病的原因是什么,身体哪里出现了偏差。
辨证正确了,用药就不会有大错了。
是以此世医家治病的逻辑,不在于治人之病,而在于治病之人。
健康的人是不会生病的,你生病了那就一定是身体出现了偏差。
我用药的偏差将你身体的偏差调整平衡了,你这个病自然也就好了。
此谓以药性之偏,纠身体之偏也。
王明之也终于明白,前世所谓的中药见效慢,全特么是扯淡。
究其缘由还是医生根本没辨证正确,没开对方子,药不对症,见效自然就慢。
反过来只要药方对症,通常都是有桴鼓之效的。
甚至是一剂下去,立起沉疴,一剂而愈。
至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则是为了减少错误。
尤其是脉诊与舌诊为重,脉诊更是重中之重。
盖因前三者可能骗人,出现虚假症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