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把火 (第1/2页)
周秉贤上任二个月后,点燃了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开始了大规模的干部调整和机构整合。
其实在之前周厂长和康书记私底下已进行了多次的交换意见和沟通,康书记基本上同意了他的改革方案,毕竟在厂里周厂长是一把手,他还是要维持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
“你是说要进行成批的干部调整?”
“是的,现在的这批干部人,有很多人基本上都是抱着混到退休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与其让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还不如换一批年轻干部的上来,应该多提拔一些像刘建川这样的年轻干部。”
“是的,厂里的干部队伍结构年龄是有些偏大,特别是年轻干部还不多,应该输入些新鲜血液。”康书记认同他的看法。
他拿着集团关于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改革文件,对康书记说:“老康,现在有的企业已经在搞干部退居二线制度,我看了厂里以前的文件,也有个干部退居二线的制度,可是不完善,执行起来虎头蛇尾,或者说就没有执行,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推行这个制度,这也符合集团的文件要求。”
接着又在说他的改革思路,对年轻干部的提拔也要进行修订,我们还要注重文化程度的要求,必须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要真正做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即能担当又有作为。可以说干部制度改革已经势不可挡!
“老周,看来你已是深思熟虑很久了,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我也给你交个底,我们以前对厂里的干部制度改革也有想法,最开始是小范围的换了一批年轻的干部,可是考虑到厂里的背景和这些老干部的经验,再加上些人情关系,就一直没有大动,干部退居二线的制度就像你说的那样,执行起来是虎头蛇尾,呼声大行动小,最后不了了之。所以这次要改革,就改个彻底,改个完善,形成制度,让干部选拔和退出机制连续性,制度化,有据可依,让年轻干部上来挑大梁。退下来的二线干部也要做好工作,找些事让他们做,不能太闲了,要有个过渡期。”
“老康,你提的这个意见非常好,我们就是要让这个干部聘用管理制度有效地执行下去,不能因为厂领导的变更而变化。对于二线干部我们要先挖渠,后放水,让他们有事做,有作为。”
康书记完全同意了他的干部改革和提拔的方案,在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让组织部修改和完善厂干部聘用管理制度的部分条款。
周厂长第一把火就是干部聘用制度改革,引进了干部退居二线制度。
要想输入新鲜血液,年龄大的干部就要退出干部序列。科级干部原则上任职到50岁,处级干部任职到55岁都要退居二线,让新干部顶上。原则上规定提拔科级干部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提拔处级干部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对文化程度,任职资历,年龄结构等都有要求,有特出贡献的可以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这第二把火就是要调一个人进厂当副厂长,专门管理工程,而这个人就是他在原单位的老部下。
“老康呀,你看厂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工程建设,前段时间我去了工程选址的地方转了一圈,又去了太原设计院,情况很不乐观呀!虽然还有几年的时间生产基地才能开工建设,可现在前期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还有些事情是由不得我们控制,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要打有准备之仗!”
“那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老康,咱俩明人不说暗话,我在以前的单位有个老同事,叫李有才,是基建处的处长,一直跟着我走南闯北,关系很好。对于工程建设这一块很有经验,我想法是把他调过来,当个副厂长,专门主管工程这块,你看怎么样?”
“调过来主管工程建设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就缺这样的人才。可当副厂长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呀!”
“我的意思你可能没听明白,是先调过来工作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向集团打报告提他当副厂长,至于集团批不批准那是他们组织部门考察的事,我们也左右不了。”
“调来先干什么?”
“给我当助理!”
“你一个厂长配二个助理不太好吧?这样别人会说闲话啊!”
“配二个助理确实不好,对于刘建川我会另有安排。”
康书记觉得还是不太好,就劝周秉贤,“老周,刘建川干得好好的,工作能力也强,干了这几年的厂长助理经验也丰富了,就这样调换个岗位不太合适吧?”
“刘建川不当厂长助理是有些可惜,以他的工作能力,我会考虑给他安排更重要的岗位。”
“还有什么岗位比现在更重要?”康书记疑惑地问,
“老康呀,现在的工程建设这么多,不说别的,就生活基地建设,管理起来就一堆事,况且下一步的生产基地建设,都得有人管吧?”周秉贤不紧不慢地说,
“你不是说调李有才过来抓工程建设吗?”
“李有才过来是准备让他当副厂长的,是主管工程的副厂长,主管大局的!下面的具体事项总得有人管吧?”周秉贤看康书记还不理解他的想法,有点生气地说:“工程建设的对外协调,各单位的配合,上上下下的打点总得有个单位牵头吧?”
“你的意思是新成立一个机构?”
“对!新成立个处室,以前建红华苑时不是有个指挥领导小组吗?那只是个临时机构,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准备成立个工程筹备处,专门管理工程项目,把计划处、基建处、质量处、安防处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入到工程筹备处来管理,厂里的其他处室专门管理山里的军品生产,省得既管生产,又惦记着工程,一心不能二用嘛!工程筹备处就专门管理工程项目,必要时可以先期搬到峨眉去办公,等到生产基地项目开工时,就改名叫工程管理处!”周秉贤向康书记详细谈着他的想法。
康书记仔细想了想,开口说:“的确是这样,新成立个处室,对工程建设,对厂里的安全生产都有好处。我同意你的这个想法,那刘建川你会怎么安排?”
“咱们给他提个半级转为正处级,就当这个工程筹备处的处长!”
康书记想到刘建川升个半级也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没有亏待他,就完全同意了周厂长的意见。
周厂长的第三把火就是对厂里的部分机构和职能处室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四分厂和五分厂的建制,分别划归到一分厂和二分厂管理。新成立了一个产品研发中心,专门研发和生产质谱仪产品,要同成都耀红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开展竞争。
对于林耀东的事他也有所了解,认为厂里放走林耀东就是放虎归山,是厂里的一大损失。他林耀东能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要给产品研发中心放权,让科技人员拿提成,甚至放出话来,如果效益好的化,今后可能还会拿股份。
工程筹备处正式成立了,牛牛担任处长,从厂长助理到处长又进了一步。又从计划处、财务处、基建处、质量处、安防处、供应处等处室抽调部分人员,成立了个四个职能科,分别是项目管理科,现场检查科,财务审计科,物项准备科。将工程前期的项目管理全部覆盖,责任分明,分工合作。
不得不说,周厂长的这三把火烧得很旺,反响强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周厂长和他的厂领导班子以办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助推着这三把火的燃烧。
特别是干部退居二线制度,是三把火里烧得最旺的一把,对干部震动巨大,以往混日子,不作为,执行力差的警醒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太度都得到提高。同时对年轻干部的提拔也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干部年轻化、有文化、有能力、有作为。周厂长的新秘书就是从这几年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里选拔出来,直接聘任为正科级干部。
干部退居二线制度正式实施,一下子就有7名处级干部和30多名科级干部退居二线,处级干部中左处长、刘和平、周峰等都在其中,怎么安排好这些二线干部,又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就像周厂长说的那样,先挖渠后放水,要让二线干部有事做,不闲着,发挥余热做贡献!
下班后回到家里,牛牛看到父亲刘和平坐在沙发上不吭声,阿芳让乐天喊爷爷吃饭了,老爷子也不理,牛牛就问:“怎么生气了?”还是不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