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计划书 第71节 (第2/2页)
哼——大脚姑娘怎么了?大脚姑娘能赚银子回来,赚的银子不比一个壮年男子差,这就够了,他们姑娘要是这么下去,他们都要舍不得把姑娘家出去了!普通人来求娶,他们还看不上呢!
至于被扣下的据说以后他们姑娘出嫁的时候做嫁妆的那些钱,他们不是不眼红,不过,自古以来,民都是怕官的,让他们去和能开的起那么大一个工厂的贵人去理论,他们是没那个胆子的。
在这些孩子回家之前,苏莹专门让春华传下话去,让她们开个会统一一下思想,在把银钱给父母之后,重新要回来至少三分之一做私房,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如果要回来了,那以后就照着现在的比例发月钱,要不过来,以后就再扣下三分之一做嫁妆。
这些孩子虽然不解其意,但是大部分回去之后也就是完完整整的转述而已,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心里再恨,嘴上骂的再厉害,手上再舍不得,最后的结果,整整齐齐的全都给了三分之一做私房,就是私下嘱咐姑娘多给家里买些东西。
面对着八福晋不解的目光,苏莹笑了笑,总不能说,她就是想让这些孩子不要有完全奉献精神吧!她们想的本来就是改变这些孩子的人生,她们背后的家庭本来并不在计划之内,改变了也好,但是不代表着她能眼看着这些孩子把本来没什么太大要求的父母给养大了胃口,人这种生物本来就是拥有的越少,需求越少,拥有的越多,需求的越多的生物。
当然,让这么些孩子手里有太多的钱确实不太好,所以,苏莹直接通过曹颙在江南找了些刺绣、印染、织布等等各方面的人才来,给她们高薪,让她们在这个厂子里做师父,教导各种技能,她们手中的钱就用来做她们师父的一部分月钱好了。
甚至为了避免这些人有藏私,苏莹甚至还每样都聘请了几位,然后拼徒弟,给奖金!
结果如何,也只有几年后再看了!
第159章
对于裹脚的问题, 苏莹撒下一把种子, 能催生出什么样的植物,能不能开花结果,她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 有些事,确实是值得尝试的。
苏莹在通州呆了足足五年,这五年不仅仅是苏莹让很多女孩子避免了裹小脚命运的五年, 也是胤禛努力发展银行的五年。
在这个时间观念很慢的时代里, 五年时间,胤禛把银行沿着通州发展到了杭州,开办了数十家的银行,可以说, 让银行的业务遍及在大运河上谋生的方方面面, 采取的业务方式和后世基本相同,存银子给利息, 分定期、不定期, 以及借贷业务, 不过就是一个给人利息, 就足以吊打这个时代存钱要收保存费用这一点。
有朝廷背景的通和银行也是需要一点一点的建立公信力的, 只是为了让百姓们相信存钱真的多给钱, 胤禛和曹颙就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而为了让银行有多余的资金发展业务,胤禛算是沿着运河来来回回走访多次, 把这条运河的商业运行情况摸得比跑运河的还要清楚。
除了对农耕的情况了解的更为深入,还有对隶属商业税的坐税和关税进行了各种摸底考察,得出的结论是,需要整顿,为此还专门写了个折子给康熙皇帝。
在不是面对陪着他奋斗的人的时候,康熙皇帝的脑子还是相当清楚的,他在仔细了解了情况之后,首先做的就是统一整个大清的税收,为了这个事,考量了多方面的意见之后,把做方案的工作依然交给了太子胤禛。
如果不是这事,京城的王公贵族们几乎都忘记了他们还有个太子爷这回事,唉,这也怨不得他们,实在是这太子爷太没有存在感了。
统一税收这种事其实无非就是平衡好地方和京城的各项利益分配,想要做得好,首先要解决的其实不是官员的贪腐,而是那些不在朝廷正式发工资的公务员们。
有科举的时代特色是什么呢?是不过科举,你就没有做官的权利,在这个时代,除了官还有为数众多的吏存在,一个一个的官吏团体就组成了一个个的遍布各个地方的网络,最后成就一个国家。
这些吏除了官员自带的师爷之外,都是一些在本地根深蒂固的人占据着的,给他们发工资的是一地的县官,而真正掌握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的是这些人,可以说,除了田赋他们不敢伸手太过,其它的方面还真是他们一手遮天。
所以啊,不要小看一个地方的吏。
想要做一个吏,条件当然也是相当的高的,首先要是获得一定功名的读书人,其次要是本地人,更为重要的是除了那些大户之外,想要成为一个吏,你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这样的好处是,不管怎么折腾,这个地方的权利还是在读书人手里。
读书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尤其是当读书人要使坏的时候,绝对是坏的让你咬牙切齿。
而在这条富庶的运河两岸,胤禛所见官吏狼鼠一窝的不在少数,各种税收繁多,种类的繁杂让胤禛叹为观止,这些收入如果是入了国库的账上,胤禛可能会好受一些,但是实际上,这些收入十有□□是进了他们私人的腰包,这就让整个大清都是他们家的胤禛格外的愤怒了。
对于这些人,他们如果铁了心的要抱团的话,你会发现在这个他们掌控的范围之内就没有什么是他们瞒不下来的,这一点是遭受了挫折的胤禛深有体会的一个事实!
苏莹的体会是,存在于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官僚体系果然不是吹的,欺上瞒下伸手拿钱简直是一个比一个优秀。
作为从小就是顶层人物,就没有受过人间疾苦,谁在他面前都是点头哈腰的胤禛,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奇耻大辱这种挫折要是他老爹康熙皇帝给的也就罢了,他只能忍了,现在被这些他眼里的蝼蚁给的,他的怒火就直接遍及了整个官吏体系。
——这是苏莹观察出来得结果!
苏莹以为这就是典型得恶人自有恶人磨啦,不过,作为和胤禛是一体的苏莹认为自己还是要有点统治阶级的自觉性,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地位出一份力的,所以税改她就给了建议,那就是,把这些由县太爷发工资的吏们的工资发放权收回到一起,由户部财政统一发放到个人手里——反正不是有银行嘛,看康熙皇帝的意思,他对以后每个地方都会至少有个银行是支持的,既然如此,给人发钱不是简单多了?!
只不过,现在这只有一家银行也不怎么好的感觉,没有竞争力,本来就有朝廷背景,很容易造成店大欺客的情况,不过,现在这银行还属于初创,没有那么大的问题,可以以后再想,大不了多办几个,让他们互相竞争好了。
这个建议给胤禛了很好的思路,虽然不能解决问题,却绝对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而其中的商业税改革更是把这一部分的税务给独立了出来,算是把县令的土皇帝生涯撬开了一个口子,税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国库,一部分用于地方的各种事务,这样当然还是有问题的,但是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一个地方的财政开支,再说了,这也给‘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设一个关卡,让他们不那么容易达到这个目标,也算是给老百姓减减压了。
想要有这种大动作,自然还是要让皇帝来,方案做好之后,胤禛专门回了京和康熙皇帝当面报告。
康熙皇帝通过银行搞试点一点一点的推进,明显是尝到了甜头,直接大笔一挥让胤禛继续亲身搞这个税务试点。
和银行比起来,税务绝对是一件非常得罪人的事,和国库收账不同,国库收账是有人欠钱不还,现在的税务改革要是真的做到了实处,受损的绝对是整个大清的大大小小的官僚机构——绝对不利于这些人敛财!
这是和当官发财的目的相悖的,并不是没有当官是为了给民做主的那种清官好官,只不过这种好官真的是太少了,少到什么程度呢?少到了每当出了这么一个人,皇帝都恨不得把这个人当成一个标杆竖起来,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欣赏的就是这样的人,而老百姓呢,恨不得把这个人的事迹世世代代的传送下去,结果就是,不仅历史会铭记,就是百姓之中,都是口口相传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历史中清官的扛把子就是被神化到了‘日审阳间,夜审阴间’的包青天包拯。
老百姓总是希望遇到一个清官好官,可惜往往是求而不得,这一点即使是杀贪官杀的所有官员胆寒的朱元璋都表示这是一件难办的事,做为很欣赏朱元璋的康熙皇帝来说,能限制一下也是好的,只不过这种得罪人的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他不干,只能由他儿子去做了。
胤禛能怎么办呢?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然后顺势问康熙皇帝要了九阿哥十阿哥做协助,本就有点理亏的康熙皇帝当然是同意了,反正这些儿子不用白不用嘛!
胤禛对于这个有给他添了几个弟弟的皇阿玛是真的很有微词,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对面的这个又是皇帝,不仅不能表现出来,还要恭恭敬敬的磕头跪安!他在给额娘请了安,见了四个儿子,在府里修整了一两天,就带着满腹不满的九阿哥十阿哥回通州去了——是的,试点就是通州这个胤禛呆熟了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搞试点,康熙皇帝才不担心他的儿子搞出什么新花样来,这里可是有曹颙!曹颙,这个人即使从江宁织造退了出来,也改不了他本身就是个间谍头子的本质!这一点,胤禛在把曹颙弄来的时候就知道的很清楚,但是,这也算是身为太子的他和身为皇帝的皇阿玛父子两人保持默契的一个方式了。
九阿哥十阿哥到通州也是拖家带口的,尤其是九阿哥那叫一个不情不愿,要说,他和九福晋董鄂氏经过五年前的那一场风波,总算是有了破冰的改善之旅,两人也一起生了两女一儿三个孩子了,可是两人相处起来总是不咸不淡的,九阿哥发誓,这绝对不是他的错,实在是那个董鄂氏整天对着他面无表情的,那叫什么态度?
现在有了儿子更是如此,这一次之所以带着福晋出来,还是他额娘宜妃娘娘耳提面命的提醒他,在通州的可不单单是四阿哥这个太子,还有那个太子妃。
这个他不比他额娘清楚的很吗?他这几年经常带着账本往通州跑的好不好!不过他额娘说的也是,公事也就罢了,这后院的事情确实是福晋出面比他好,再加上这些年到哪儿都带着十福晋的十阿哥,他们凑在一起刚好。
到了地方,早已接到消息的苏莹已经和八福晋一起等在那里给两个妯娌接风洗尘,这几年,几人除了年初的太后过世一起给太后守孝之外,也是少有见面,但是良好的家庭关系有时候真的是改变一个女人的方法,看看董鄂氏带着两个女儿抱着儿子,不复以往事不关己,就知道她这几年过得不错。
至于十福晋,看她依然快人快语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也可以知道十阿哥应该没让她受什么委屈,不过也是,这些年十阿哥作为一个专业驴友,身边一起观赏美景的也只有十福晋,这一次回来给太后送葬守丧刚好被抓了壮丁,也算他倒霉了。
第1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