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四个不如那一个 (第2/2页)
李秀兰看见小白菜就想起昨的那个事,起身就往隔壁高明成家走。
到那边只有高青峰媳妇背着小月亮在那里收拾锅碗,刘淑芳在外面剁猪草,高明成吃了饭去了自留地里。
老太太里里外外的找了半天没见高青茂人,问刘淑芳:“茂茂子呢?”
刘淑芳手里的猪草刀没停,头都没抬一下:“吃完饭抬脚就跑,谁知道上哪去了?肯定是去大河里洗澡了。”
李秀兰没好气的开口道:“多大的人了,吃完饭就跑。春兰在那洗碗,你好歹使唤他的在家里能帮着抱一下月亮。这么热的天把娃儿背在背上,忙的时候就不说了,闲了也叫大人小娃儿一起遭罪。”
“娃儿小的时候不使唤,长大了你看还能使唤的了吧?”出了个高青青那个砍脑壳的,到小的这个面前还不警醒。老太太一想就鬼火乱窜。
刘淑芳不以为然:“青峰那会儿不也是这样的?长大了就好了。”她晓得老太太是啥意思,害怕小的这个又跟青青子一样不填化人。但是男娃儿哪能跟女娃儿一样。女娃儿不主贵跑了那就是白养了,男娃儿再不主贵那也在家里,也是把外面的朝家里拐。再说了,小娃儿家哪个不贪玩好耍,不干啥坏事情就行了。
她一天到晚的有她的事情,眼睛又不能抠下来粘高青茂身上。
李秀兰气的半不出话来:“他咋跟青峰比,青峰是老大,才多大一点你就有了青禾。都是他在搭把手帮忙带着,又要上学又要挣工分,啥时候要大人讲过?啥时候漫天野地的跑出去窜过?家里出了那么个小畜牲还不警醒,还这样,小了不好好管教,大了长的人高马大的,你是能吵过他还是能打过他?”
刘淑芳最不耐烦听的就是别人说教,手上的猪草刀狠狠往下一砸,不耐放的回道:“好不好的跟你也没啥关系,一把岁数了少操点心,树大自然直,要是不直那只能说天生的根就是歪的。”
“再说了,你光说我有啥用?要说你去说高明成。我这个当娘的,只能说把他生下来拉扯大,给他弄吃弄穿的,其他的我咋整?当爹的总要干点啥吧?那不能撒种子到地里面,草都不知道锄,肥也不晓得上,坐在那啥不动弹就指望着到秋天收庄稼。”
在一起这么些年了,李秀兰也知道自己这个幺儿媳妇是什么德行,所以那会儿两个都成家之后她毫不犹豫的跟着老大家过。
但是知道归知道,就在眼皮子下面,不操心还不行。
这一操心就得怄气。
只要一开口肯定杠起来,一杠起来那口气就卡在心口,不上不下的。
刘淑芳这话说的不好听,却头头是道,老太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这当口高明成提着篮子从自留地里回来了,喊了一声:“娘,你吃了饭了没?”
李秀兰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不是,这咋啦?我问候你也不行?”真的是越老脾气越大越难将就。
李秀兰深呼吸一口气,决定把刚刚说的那些话都当放屁,在他们家门口的门墩上坐下:“你来我跟你说点事。”
高明成把篮子放檐坎边上,在她另一边坐下来:“啥事儿?”
老太太还没开口就先叹气:“我瞅着茂茂这样一天到晚瞎胡跑不着家真的不行,这都九岁多了,这头年不愿意去学校,入秋要去的吧?”
“要去,肯定要去,再捣蛋我打断他的狗腿!”
李秀兰看了他一眼:“打起啥作用?挨打要起作用,这会儿你也不在这坐着了。女娃儿不说了,长大了迟早是人家的人,要到人家家里面去。男娃儿是要顶门立户的,多少要识几个字呀?睁眼瞎多难过。就说你没上出来学,那好歹的也读了几年书,叫你自己说说,咋样也比旁人大字不识一个要强的多吧?”
“他们四个,青峰没念出来,文凭最好的就青禾,把小学上完了。现在大的都成家了,就剩下这么一个小的,不好好教着,以后他大了你老了,他不好过你还能好过了?”
高明成没吭声,刘淑芳也不吭声。理谁都懂,但是从老太太嘴里说出来,两口子不管哪一个心里都不舒坦。
总觉得她是在拿自家屋里跟老大屋里在坐比较。不然的话为啥早不提晚不提,高青阳他们两个一回来就开始了。
在老两口子的心里,他们家四个都抵不上老大家那一个。
李秀兰哪知道他们两口子咋想,自顾的说道:“青阳跟阿茶回来,我问了,要在家呆一个多月,你跟茂茂说,不要一天吃了饭碗一推就跑了。上山下河的有啥跑头?太阳晒得黑黢黢的。在家里老老实实的跟他哥先学学认字写写字,打点基础。”
“那个话咋说来着?跟啥样的人学啥样的事。青阳他们两口子都有文化,又去了大城市,让茂茂跟着他们俩人好好处处,让他晓得外面的地方比咱们这好,有个奔头,说不定这个心就能静下来。”
高明成觉得这话还是在理的,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李秀兰叹气:“我这一把年纪了我图个啥呀?我这还不是盼着你们一个一个的都能好过些。土都埋到脖子根上的人了,阎王爷不晓得啥时候来收,早晚的事情。你们过好了发达了我能占你们什么香?该操心的给你们操 到了,剩下的我也没啥办法。牛又不喝水,人也不能强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