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 第50节 (第1/2页)
就这些小心思,太子又岂能不知道,所以太子看向大理寺卿直接道:“是绑不了,还是不敢榜?亦或是不想绑?”
大理寺卿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太子知道他的小心思了,赶紧跪在地上请罪,道:“殿下恕罪。”
旁边的首辅杨廷和看到这样的情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殿下,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也不是耿大人一个人有这么多的顾虑,如今地方上的诸多官员将这些案件上报,而不是直接审理,都是因为有顾虑。”大理寺卿名叫耿弘文。
太子当然知道杨廷和说的是实话,大理寺卿是既不想绑也不敢绑宋国公,他虽然理解,但是并不代表他同意,他是储君,他从不需要畏首畏尾不作为的官员。
“你是大理寺卿,若是接下来孤交给你的事你都办不了,那孤就换个人去做,堂堂大理寺,三法司之一,做事畏首畏尾,你们还如何掌天下刑狱?”太子训斥道。
耿弘文身上冷汗连连,他太子向来说到做到,他若是下次还做不好,等待他的绝对会是丢官免职,他好不容易混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愿意有人将自己的位置顶了去。
太子看着下面明显脸色发白心中害怕的大理寺卿,就知道达到了震慑的目的,“行了,起来吧,这次孤暂且不罚你,若是你下次还办不好,那便一起从重处罚。”
“谢殿下,臣以后定然好好办差。”耿弘文赶紧保证道。
薛夷光这时候算是看出来太子在朝堂上的威信怎么来的了,太子洞察人心的本事确实厉害,这样的储君,下面官员的小心思一眼就看穿了,恩威并施,在朝堂上建立起威信来再简单不过。
大理寺卿起身后,太子便对着其余人道:“孤知道你们对此事的顾虑,但是孤可以告诉你们,不管是圣上还是孤对土地兼并之案查处之决心都异常坚定,这些案件孤也看过了,除了宋国公外,还有不少勋贵甚至是宗室也牵扯其中,你们不敢抓人,那孤就给你们派个敢抓人的,景王叔会随同三法司一起办案。”
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赶紧应是。
听到太子让景王插手土地兼并之案,众人便意识到太子对惩治当下土地兼并之风的决心。景王是景祐帝的皇弟,也是如今最得景祐帝信任的兄弟,在京中威望很高,这下不要说是办勋贵,就是宗室三法司也敢抓人了。
只是章阁老章万钧看到这个情况,眉头皱了起来,仿佛担心地问道:“殿下,您若是真的如此做的话,恐怕朝中反对之声会四起,这土地兼并涉及的不仅仅是几户勋贵人家那么简单,这还有很多地方上的门阀大族,这若是一个不好,会出大问题的。”
严惩土地兼并之风,会触及那些人的利益,肯定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只有世家大族才会有权有势地去兼并土地,太子如此做就是在动这些高门大户的利益。
这点薛夷光听懂了,她早就知道土地兼并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如今这根本的问题出来了。这是一场皇权和士族的争斗,历史上这样的争斗屡见不鲜,有帝王胜利的,也有帝王失败的,胜利的帝王成了一代明君推行了改革,失败的帝王,连国都丢了。
薛夷光看向太子,她不知道太子会怎么选择。
第106章 引荐
章万钧提出的这个问题, 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但是却没有人提出来,主要是因为太子之前的决心, 太子的话已经很清楚,景祐帝和他都有决心清除土地兼并之风, 杨廷和与彭时身为宰辅, 都选择了沉默, 只有章万钧说出,这就值得人寻味了。
太子看向章万钧问道:“那依照章阁老的意思, 应该怎么办?”
章万钧听到太子肯听他的建议, 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的孙女即将要嫁给二皇子,他便成为了二皇子最大的助力, 如今支持二皇子的人有很多都被牵扯进了这土地兼并之案中, 如果太子真的要查处,对二皇子来说绝不是个好消息。
在大魏进行土地兼并的多是豪门大族,而且也多是一些后代能力不足的家族,毕竟如果家族真的鼎盛,如英国公府和安国公府, 根本不会用处心积虑算计百姓的土地, 只官员的俸禄,圣上的赏赐和祖上留下来的产业, 就足够一家过上富贵的生活了,但这些老牌又有能力的勋贵并不好拉拢,二皇子现在只能够拉拢那些想要依靠二皇子, 获得利益和从龙之功从而帮助家族起复的人, 虽然这些家族的势力和英国公安国公这样的无法相比, 但是加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力量。
“臣觉得只要查处一两例案件,树立典型就好。”章万钧自然对宋国公没什么要帮助的想法,五皇子又不支持二皇子,他废那个功夫干吗?
“殿下可以重惩宋国公府,树立威望,但是剩下的一些却是不能够一样形势,殿下也知道地方上的稳定,不仅仅是需要官府的维护,一些世家大族在当地也有很高的威望,若是贸然行事,引起各地不满,对朝堂也是一大危机。”章万钧故意将结果说的很危险,他真的不想让太子在这件事上下狠手,“到时候朝野动荡,与国不利啊。”
章万钧说的是事实,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但是这结果却有些危言耸听了,最起码和章万钧一直不对付的彭时是看不过他这个说法的,冷哼一声道:“我大魏又不是魏晋南北朝,哪里来得那么多豪强大族,我大魏皇权稳固,就算是要惩治地方的豪强,也不会像章阁老说得那般危险。”
“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士族手中有兵,藩王割据,我大魏可不是如此,我大魏自建国以来,除几位国公府可以豢养十几名亲兵外,其余的任何与家族都不允许豢养私兵,再者我大魏的军权都在陛下手中,谁若是有谋反不轨之心,直接派兵,各地方的都指挥使又不是吃素的,只要接连惩办两家,那些人就不会再敢起什么心思了。”彭时答道。
彭时和章万钧不一样,章万钧是家中累代为官,算是清流传家,这样的魏晋时期已经算是士族了,但是彭时不一样,彭时是真正的寒门子弟,科举出身,能够坐到今天这个位置,考得是过人的才识以及帝王的器重,所以两人对世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薛夷光知道不管是彭时还是章万钧的意见都存在一定的偏激,章万钧太顾及世家,而彭时却看不起世家。其实比起章万钧,她倒是更为赞同彭时的一些言论,大魏所谓的世家远远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谢袁萧,唐朝的五姓七望来得可怕,从宋朝开始,士族开始走向没落,寒门学子被冠以“天子门生”,从宋朝没落,到现在的大魏,权倾朝野的士族已经不见,权力高度集中在帝王手中,新兴的世家,绝不会是帝王的对手。
章万钧对这点不可能不知道,却在反复强调世家的作用,这心中的小心思,在场的人谁又看不出来?只不过是碍着其阁老的面子和二皇子的原因,不敢说话,也只有同为宰辅的彭时才敢出言怼上。
至于杨廷和,薛夷光其实是看不透这位宰辅的,这位宰辅多数的时候是不说话的,而且他似乎在章万钧和彭时中间充当的是调和剂的角色,就比如现在,杨廷和就在劝着章万钧和彭时,说他们各有对错,俨然一副和事佬的感觉。
但薛夷光从不敢小瞧这位首辅,杨廷和历经先帝和景祐帝两朝,先帝昏庸,杨廷和在先帝时期没有得到重用,但在景祐帝时期,许多的政令都是出自杨廷和之手,这些政令使得原本有些濒危的大魏重新有了盛世的景象,这些和杨廷和所表现出的和事佬的形象截然不同。
在杨廷和插嘴后,彭时和章万钧很快就停了下来,然后对太子道:“殿下是打算让景王爷协理京都的事情?”
听到杨廷和这么问,太子便知道了这位首辅的态度,点头道:“京都涉及的勋贵太多,景王叔只负责京都诸事,至于地方上主事的人选还想要请杨阁老给孤推荐一人。”
两人这样的对话,众人便知道杨廷和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太子想要肃清土地兼并之风,杨廷和是支持的,随后他们便听到杨廷和道:“臣可以给殿下推荐一人,但是臣觉得此人和景王爷调换一下,景王爷负责地方之事,此人负责京中之事。”
“哦?”太子颇感兴趣地问道:“杨阁老请说。”
“大皇子。”杨廷和最终答道。
这个答案显然是出乎众人预料的,要知道在太子面前给大皇子讨差事,是一件很不合常理的事情,太子虽是嫡子,却不是长子,这个时候身为长子的大皇子就十分尴尬,若是大皇子体壮,那绝对没有人会选择支持二皇子,而会选择大皇子,毕竟大皇子占了个“长”字,在无嫡的情况下,长子必然是太子首选。
但是偏偏大皇子的身体并不好,虽然每日在朝堂上也出现,但从不说话,景祐帝也不管,大皇子在朝堂上就是个透明人。大皇子本人似乎也乐得如此,每日和大皇子妃琴瑟和鸣,整日出门踏青,是京中有名的恩爱夫妻。
太子地位越稳固,大皇子的地位就越尴尬,大家都觉得太子对这位长兄是忌惮的,所以从没有人在太子面前为大皇子讨差事,杨阁老是第一人。这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位一向高瞻远瞩的杨阁老如何会提出这件事。
众人本以为太子会发怒,或者是不同意,但是却没有想到太子居然同意了。
“孤准了,明日会呈报父皇。”太子看了一眼下首的众人,特别是在章万钧的身上做了停顿,然后道:“孤与陛下之决心,无人可以动摇,孤倒是要看看所谓的世家到底能不能和朝廷抗衡!”
众人听到太子的话,只能应是。随后太子又对着户部尚书道:“地方上重新丈量土地之事,户部也要开始准备了,孤会让各地方官员和都指挥使司进行协助。”
众人赶紧应是。
之后太子对着杨廷和道:“诸卿都退下吧,杨阁老留一下。”众人知道太子这应该是要和杨阁老谈大皇子的问题,他们都觉得太子答应应该是给杨阁老这个首辅面子,但是太子心里估计还是不愿意的,所以才会留杨廷和商谈。
杨廷和在其他人离开后,坐在座位上,对着太子问道:“殿下是想要和臣谈大皇子的问题。”
太子笑了笑摇头道,“这样的问题永嘉都能够想明白,更何况孤?”随后太子对着里面的薛夷光道:“出来吧,见见杨阁老。”
杨廷和起先还不明白太子说的是谁,直到看到里面走出位容貌俊秀的小姑娘才摘掉太子口中永嘉是指永嘉郡主。当然,杨廷和很快就认识到薛夷光听到了他们今日议事的全过程,而且这应当是太子默许的,这就让杨廷和忍不住打量起面前的薛夷光来。
薛夷光面对杨廷和还是有些紧张的,她先是对着杨廷和行了礼,她知道太子既然能让她出来见杨廷和,那对杨廷和必然是信任的,一想到首辅杨廷和居然是太子的人,薛夷光就默默为要夺嫡的二皇子点了一根蜡,这简直就是神对手啊,二皇子就是输了也不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