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愁眉苦脸的墨言 (第2/2页)
好不容易在胡同口看见一家还在营业的早点铺子,墨言的眼睛都蓝了,冲进去大声的喊道。
“来碗豆腐脑,一个荷包蛋,两个焦圈,一根油条,一张葱油饼。”
墨言这副饿死鬼的模样,吓了“老板”一跳,再定睛观瞧,还真不是街面上逃荒讨饭的人。
“去去去,谁家的孩子上我这来寻开心!你要的东西我这没有!”
“老板,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对了,你刚才叫我什么?”
“您说啥?”老板的一句话让墨言懵逼了,“老板”这称呼没错呀,干嘛这大爷那么大的反应。
墨言哪里知道,在解放初期除了“资本家”、“地主”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小业主”的成分。
这些人几乎是祖祖辈辈守着一门手艺过生活,按华夏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性格,多数没有断传承的家庭到了民国末期都有个三瓜俩枣的,其中的佼佼者还能有自家的铺面。
这类人比起地主、资本家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比起普通的百姓,绝逼是大户人家,所以,解放后他们非常在意人们对他们的称呼,
“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喊同志!”
多么伟大而崇高的称呼,好像过去了一千年。
后世可是以“先生、女士”为称呼的主体,后来又加上了“X总”、“X总裁”、“CEO”等等,不这样不足以和西方接轨。
反而有个东西方共同的尊称“小姐”在后世变了味道!
国营食堂的“同志”哪里知道眼前的小伙就这么会儿功夫会联想那么多,不耐烦的问道。
“你到底吃啥?”
墨言的威风没有了,弱弱的问道,“您...您能提供啥?”
“炒肝、棒碴粥、玉米饼、窝头,就这些。”
墨言一听有炒肝,眼睛硕硕放光,其他的都可以忽略,这碗炒肝必须吃!
“两碗炒肝,玉米饼来两个!”
“叫那么多你吃的完吗?孩子,现在国家粮食困难,可不兴浪费!”
那位中年男人好心的劝了一句,墨言低头看了看自己干瘪的肚皮,没搭理“老板”。
那位中年人不由的摇了摇头,一定得打听打听这孩子到底是谁家的,怎么这么败家呢?
没想到的是,这些吃食只够了墨言的多半饱,不是他饿的原因,而是这副身体早就超越了这个时代,得多补充能量才行。
等吃完饭结完账,墨言看着手头上剩余的钱票愣住了,虽说这顿早点花费不多,但他衡量了一下手里的钱,再对比物价水平,他知道了大体的这些钱能用的时间。
不过,从来没理过财的墨言哪里知道如何省着花。
墨言这回真正相信了他爹墨聪那些絮絮叨叨的话了,钱是英雄胆!
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