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开业第一天 (第2/2页)
伶万舟仔细着打量了一下房间的布置,上次他来这里的时候,办公的桌椅都还没有送到,十几台液晶电脑被有序堆放在房间靠墙的角落里。做照明和隔音的工人们,粗声大气地在满是回音的房间里,吵架似的交流着。
如今,在这个静谧喜悦的早晨,这一切都像过眼云烟似的,浓缩成一副剪影,留在他的记忆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淡忘掉。
伶万舟缓缓走到属于他的办公室里,这是一间用狭小来形容都不过分的房间,除了办公桌椅和书架外,房间里几乎没有太多剩余空间,连放置一台打印机,都显得很为难。
他坐在办公椅上,打量着这个憋屈的房间,不知道是不是杨驰故意的。记得当时杨驰曾建议他在大厅的办公区与大家一起工作。极其注重个人隐私的伶万舟,毫无疑问地拒绝了她的提议,他最不能容忍和他人一起工作。
不要紧,不要紧,伶万舟宽慰着自己,反正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离开这里。他决定成立这家公司之前就已想好,穆寒枝一家如果接受了他给予的金钱赔偿,那他随时可以把这里关门大吉,或者要是他们相中了这里,那就把这家小公司作为顺水人情送给他们一家,也不是未尝不可。虽说挣得可能不是很多,但好歹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挣得多吧。
总的来说,伶万舟对这里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他来这里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上班,不过是一个遮掩熟人耳目的幌子。即使如此,当他坐到办公桌前,一打开电脑,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在别人眼里,伶万舟从出生开始,就站在了普通人难以逾越的金字塔塔尖上,他的父亲伶佑邦是知名企业家,他的妈妈是著名电视节目策划人,他高中就被保送进名牌大学。
他璀璨的人生经历,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梦。伶万舟也一直以为,大学毕业后的他,定会创造出比父亲还要辉煌的成就,直到母亲突然离世。他直觉地认为母亲的死并不是意外,在调查中,他意外地发掘出父亲见不得人的秘密与母亲真正的死因。
母亲的死,像一道分水岭,隔开了伶万舟的过去与现在。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像一种无限繁殖的菌种,在他心里开疆拓土,直到将他彻底吞噬。当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时候,伶万舟并不意外,那个在他心里无限繁殖的东西,也终于被他获悉了名字——悲伤。
断断续续持续了快一年的抑郁症,打破了他所有的人生规划。就在他认为自己活着毫无意义的时候,杨焜望又再次打乱了他的计划。杨焜望的死,是意外,但是他的觉醒却是必然。当伶万舟重新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救时,一直潜伏在他身体里的经商基因也跟着复活了。
他没给自己太多考虑时间,接受唐湛发来的创业计划,是他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为了摆脱被父亲操控的困扰,伶万舟靠抵押母亲留给他的房子,得到了一笔启动资金。用着这些钱,他和唐湛开了第一家面向高中生的培训机构。他们超硬的文化根底,名牌大学毕业的加持,公道的价格,让他们很快就赢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喜爱。
就在此时,伶万舟清秀帅气的长相,也为他带来了不少困扰,女孩们点名要他辅导。伶万舟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祸患后,就不再亲身教学,而是做起了管理工作,负责招聘与面试。
几年过去,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们在枫城连开了几家连锁机构,唐湛的意思是,在未来几年里,将生意做到北上广这一类大城市里去,但伶万舟却不这样想,对于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他是没什么好感的,成本太高只是一部分原因,教育模式的不同,同行的竞争,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挑战。他始终认为,地级市才是他们正确的选择。
几年过去了,坚信自己一定会登上更大舞台的伶万舟,坐在这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开启了一天的工作,连杨驰什么时候来的公司,都没有注意到。
“伶总,早上好。”杨驰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正好你来了,我想问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你有什么计划吗。”
杨驰把拿着的一份文件打开,摊在他桌子上,说道:“我认为接下来,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宣传与推广,我调查了一下,这方圆两公里的地方,专门做特长培训的机构,加上我们一共是四家,其中两家已成立了一年以上,时间最短的那家成立了八个月,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怎么在这个略显饱和的市场上打开一个缺口。”
伶万舟匆匆翻看了一下她做的企划书,沉吟着说道:“我现在还有事儿要处理,你先忙,等我看完了,我们再讨论讨论。”
“没问题,伶总。”
杨驰的企划书做得很精细,线上线下的推广方式全都囊括在内,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她计划邀请一个当红明星来现场做代言与宣传工作。
杨驰的企划书总体来看是很不错的,但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明星的天价代言费,势必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运转。
伶万舟反复思量后,决定对杨驰坦承,他不同意她的宣传方案。